
互聯網潮流由來已久,在1.0時代,就看你有沒有email郵箱。2.0時代,看朋友圈有沒有質量, 現在到了3.0時代看啥呢?
用沒用過NFT頭像。 2022年如果你的朋友圈沒人換過這個頭像,基本可以判定你還處于互聯網蒙昧時代。
這讓我一度十分不解,這2022年了,怎么還能因為一個頭像就成原始人了? 因為NFT頭像就是前衛的風向標。 NBA的大鯊魚奧尼爾、踢足球的內馬爾這樣的名人,都在購買自己的NFT頭像。
那到底啥是NFT?為啥它們可以被稱為新時代的數字藝術品?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打開了那些售賣NFT的網站,發現上面的商品都是一些常見的數字消費品,比如一張數字圖片,一張張看起來亂涂亂畫的幾何圖形組合,都是虛擬的,這也是它們唯一相同的地方。
而如果我買了這東西,也不能收到實體貨物,只能在網絡上瀏覽。
然而,就是這么個虛擬的圖形,卻能標價到11萬美元,而且價格還在波動。 那為什么虛擬的東西值這么多錢?想搞清為啥值錢,就得先明白NFT的意義,NFT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中譯為非同質化代幣。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在網上所購買的,其實不是明面上的猩猩頭像,而是這頭像所對應的代幣。 這些代幣是一串串獨一無二的代碼。而這種唯一性,就是NFT的表面價值,你可以隨意復制拷貝它的像素意義,但卻無法更改它的所有權。 舉個簡單的例子, 全世界都知道《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畫的,現在掛在盧浮宮。 如果你自己畫了一張《蒙娜麗莎》,不管你臨摹得多么像,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幅贗品,因為它只屬于達·芬奇,唯一,不變。
而這也引申出NFT的另一層價值——創作者的獨家價值。 如果把NFT視為一種傳統藝術品,它的價值,更多地集中于創作者,而不是作品本身。 像我們稱贊《向日葵》時,更多的驚嘆實則是留給了那個瘋魔、天才的梵高。
NFT網站上,販賣的作品也五花八門,就比如前文我們談到的猿猴頭像,其實來自Bored Ape Yacht Club,無聊猿游艇俱樂部。
它旗下所有的作品,創作形式都是先制作好素材,然后通過編程方式隨機組合生成。 但我發現,相同的元素不同的組合,價格往往能差上好幾倍。 比如3368號無聊猿沒有任何突出特點 ,而同樣隨機生成的9125號無聊猿,因為有“藍色牙齒”“3D眼鏡”等元素的加持,令人印象深刻,是個“潮流猿”,身價便比3368號貴了將近6倍。 這種隨機性處處體現在不同產品上,造型相似的鯨魚,金色皮膚的比普通皮膚的貴一倍以上。
去年9月9日,一組Yuga Labs 的 101 BAYC 系列在蘇富比拍賣平臺上以 2439 萬美元被賣出。 這套NFT最大的特點就是由 101 個無聊猿和三個 M1 和三個M2“突變血清”NFT 組成。當無聊猿代幣與 M1 或 M2 血清結合時,便能使持有者鑄造出一個全新的、獨有的突變猿 NFT。這種獨特的隨機性,讓其身價暴漲。
在身價暴漲后,進軍無聊猿領域的名人明星也多了起來,想知道無聊猿,多受歡迎,看這些人的動態就知道了。 比如周杰倫就購買了320萬元的無聊猿NFT,但杰倫時運不濟,4月1日發Ins說自己的無聊猿形象被偷了。
曾經憑借Counting Stars在國內火過一陣的樂隊OneRepublic也十分鐘愛NFT,或許是因為這兩年出的歌都不太行,索性放飛自我,直接搞起了“無聊猿”BAYC 衍生的元宇宙樂隊 Bored Brothers。
有的餐廳也想蹭這波無聊猿的熱度, 今年美國加州就開啟了世界上第一家“無聊猿”90天快閃主題餐廳 。 店內隨處可見無聊猿元素,就是不知道搭載了NFT快車的漢堡包是啥味。
這家餐廳,是食品企業家兼「無聊猿」NFT #6184 所有者——Andy Nguyen 的創意,不僅滿足了大家的味蕾 ,還滿足了大家對虛擬世界好奇的腦細胞。 有人看到這兒會說了,這NFT,我照著圖打印點物料,布置在我店里,不也是主題餐廳了嗎? 但你打印的,沒承載虛擬價值,這種虛擬價值像啥呢,一種品牌效應的價值。 比如大家都相信推特老總,所以2022年初,他的第一條推文能賣出290萬美元的價格。
所以這是品牌效應的疊加,關鍵就在于看你如何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