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中旬的下午,36氪在活動的酒店里見到了快看CEO陳安妮,她剛結束了年度發(fā)布會的演講,緊接著后面還要去見投資人。
這位92年的CEO,在微博上曾經(jīng)依靠漫畫走紅,擁有千萬粉絲,但如今,她幾乎不再發(fā)微博,最近幾年,每年年中的發(fā)布會,是她為數(shù)不多公開露面發(fā)聲的時刻。
過去三年,盡管以一年一次的速度在融資,相比其他獨角獸,快看顯得十分低調。但也是在最近三年,如果你是快看資深的用戶,你也一定能感受到這款產品有巨大的變化。去年將“漫畫”從品牌名去掉的它,不再只想做一個原創(chuàng)漫畫平臺:多了漫劇、社區(qū)、電商等板塊,今年還舉辦了線下IP展KKWorld,第一部自制動畫明年也會上線。
陳安妮告訴36氪,漫畫的主業(yè)務已經(jīng)實現(xiàn)盈利,所以他們會將相當一部分資金放在新業(yè)務的探索上。去年他們上線了漫劇業(yè)務——將漫畫做成類似動態(tài)漫的豎屏短劇,一年下來,拉高了超過10%的用戶使用時長,消費用戶規(guī)模超過了千萬。
陳安妮在發(fā)布會
出海也成為了快看未來的重點戰(zhàn)略方向。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做了兩年的內容發(fā)行,今年七月,他們上線了獨立的海外APP,并開始布局元宇宙業(yè)務,推出數(shù)字藏品。
我們和陳安妮聊了聊這三年從“快看漫畫”到“快看”的業(yè)務進程,對這家?guī)啄昵耙殉蔀樾袠I(yè)第一的公司而言,如今拓寬業(yè)務的邊界,拉高想象空間,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事。
36氪:你們出海業(yè)務是兩年前開始的,這兩年做了哪些事情?
陳安妮:這兩年主要是作品出海,和全球80多個漫畫發(fā)行渠道合作,授權作品接近400部。因為早期想了解每個地區(qū)的人們喜歡什么樣的作品,得先摸個底,而自建平臺是很耗時耗力的事。而且和平臺合作內容發(fā)行成本也低,是一個不錯的試水方式。
36氪:結論是什么?日韓地區(qū)跟歐美市場它的口味會有區(qū)別嗎?
陳安妮:區(qū)別沒那么大,但我們能看到一個趨勢:中國風漫畫作品,不管是在英語區(qū)還是在日韓,都越來越受歡迎,日本當?shù)氐穆嫊辏加兄袊L漫畫的專區(qū)。
36氪:今年為什么覺得可以上線獨立的APP?
陳安妮:海外漫畫發(fā)行做了兩年了,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數(shù)據(jù),其次獨立運營APP需要耗費比較多資源,原來團隊比較小,聚焦在主APP上,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資源和團隊儲備。
前兩年主要做內容發(fā)行,收入是平臺方的收益分成和保底金,規(guī)模肯定不如自建平臺大。而且我們只是內容版權方,無法控制作品在別的平臺上所被給予的資源,這些都會影響收入規(guī)模。這兩點也是我們做獨立APP的原因之一。
我們大概算出來,自己做平臺,收入會高很多,甚至有希望去超越在主站的收入。新的海外APP,第一個上線的還是英語圈,后面應該會是日韓,出海是我們未來重點的戰(zhàn)略方向。
36氪:對出海業(yè)務的未來有什么樣的規(guī)劃?
陳安妮:國內肯定是一個最重要的實驗站點,下一步就是復制中國的模式去出海,有點像迪士尼的樂園,先聚焦做內容平臺,當內容有影響力之后,再把KK World等這類IP嘗試搬過去。
36氪:出海的過程當中,困難的點是什么?
陳安妮:我覺得海外地區(qū)的人們,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有不同的,也會受到一些大的國際形勢影響,每個國家的情況可能不一樣。
36氪:元宇宙業(yè)務概念現(xiàn)在正火熱,今年開始的NFT新業(yè)務,會怎么做?
陳安妮:數(shù)字藏品的話,我們現(xiàn)在沒有建自己的平臺,主要還是通過IP資產的方式去跟別的平臺合作,國內知名的NFT平臺我們基本上都有合作。
36氪:為什么不自己做平臺?
陳安妮:內部其實有規(guī)劃過,但我覺得NFT還是要聚集在一個社區(qū)或者社交媒體的概念里,它才能夠發(fā)揮足夠的價值。你的藏品其實反映的是你這個人的case,它是你跟世界交互的一種社交方式。底層是在于你是不是能構建一個社區(qū),并在這上面去經(jīng)營你自己的信用,跟別人進行產品的交互。
所以我覺得做NFT平臺,本身都不是很難的事,關鍵還是要有自己的社區(qū)和IP,這才是NFT的關鍵,這兩個事情,快看都有,所以我們并不著急要去做平臺,目前先繼續(xù)把IP做好,把社區(qū)做好。
36氪:最開始為什么決定要去做NFT業(yè)務?
陳安妮:最開始就覺得好玩,其實我們做一些業(yè)務,我不太關心它流不流行,大家是否關注這個話題。
我們內部討論時,說NFT的本質不就是一個放周邊的谷倉柜嗎?用戶線下買了周邊,可以在社區(qū)里曬照片,但如果買周邊時,掃一個二維碼,同時在他們的社區(qū)上展示他們虛擬的周邊柜,就變成現(xiàn)實生活跟虛擬生活重疊了,這不就是元宇宙嗎?
這是我的理解,所以我覺得這個事對快看而言,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壓根就不用討論說何時做,怎么做,重要的是用戶有了這個需求,我覺得用戶肯定是有的。
36氪:快看的用戶超過一半都是00后,00后有什么樣的特性?
陳安妮:我們85%以上的用戶都在25歲以下,我覺得00后還是挺不一樣的。首先他們對國漫的熱愛可能會遠高于海外漫畫。80、90后對日漫有比較深的情結,但快看7年前剛上線時,00后可能才上初中或者小學,他們是由國漫啟蒙的。
第二個是,他們對不同文化會更開放、包容,而且“不裝”。在我們社區(qū),會看到他們穿三坑服飾,且愿意混搭,貴的便宜的都可以混搭。這批用戶會是國漫孵化非常忠實的粉絲。
36氪:社區(qū)這個板塊是什么時候做的?
陳安妮:三年前。我們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用戶,進來不一定看漫畫,他們可能就看看社區(qū)、漫劇或者評論區(qū)。
KKWorld現(xiàn)場
36氪:漫劇是你們去年開始重點去做的業(yè)務,當時是怎么確定這個方向?
陳安妮:當時是發(fā)現(xiàn),用戶真的有需求看視頻,我們也想找一種形式,能夠更加快且大規(guī)模的讓漫畫被更多人看見。
我們也有在做動畫,但一部動畫制作可能2-3年,太久了,資金也非常龐大。而且我們的漫畫作品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漫畫作品都能做成動畫。所以我們打磨出了豎屏漫劇,它能快速把絕大部分作品變成視頻形式,讓CV去演繹,這就能夠讓很多的漫畫作品有更大可能被大眾看見。
36氪:這個業(yè)務做了一年后的進展如何?
陳安妮:去年下半年就做了200多部漫劇,有的平臺一年就才出十幾部動畫。到現(xiàn)在漫劇的站內播放有20個億,站內深度消費漫劇的用戶規(guī)模超過了1000萬,快手和抖音的數(shù)據(jù)還停留在去年年底的數(shù)據(jù),反正是站內的好幾倍播放量。
36氪:漫劇跟漫畫的用戶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陳安妮:會有一部分,但可能更多的用戶就看漫劇。
36氪:一年下來,漫劇帶來了怎樣的收益?
陳安妮:目前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拉長了超過10%的用戶使用時長,另一個價值在于,漫劇讓讀者認識了很多的CV(聲優(yōu)),CV和音樂就成為了另外一個粉絲去追逐的點。如果不是漫劇而是漫畫,可能就沒有一個新的吸引用戶來回流的理由。
36氪:我注意到快看現(xiàn)在和最初的風格有很大不同,可以講講變化的過程嗎?
陳安妮:我們剛剛上線的時候,是條慢剛剛爆發(fā)的時代,偏流行話題的短條漫比較多,但隨著漫畫生態(tài)的積累,包括這兩年跟起點、晉江這些平臺的合作,內容題材變得越來越厚,有獨立的世界觀,連載的周期更長,會變得重一點。
但重一點就代表它其實可開發(fā)的價值,或者說商業(yè)價值會更重,變成了一個長周期IP的運營。
36氪:什么時候開始跟起點、晉江等平臺合作的?
陳安妮:差不多一兩年前。我覺得大家有時候會很介意,漫畫是不是書改的,用戶也會問這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小說是不具象化的,小說對于漫畫而言,其實只是劇本的底子,不管是原創(chuàng)漫畫還是跟小說平臺去合作,它都是獨一無二的視覺再創(chuàng)作,還要讓別人帶入并認同,這并不容易。
36氪:你們怎么去選合作的小說IP?
陳安妮:主要是編輯的洞察,我還是更看重團隊,你要打造一支有審美有品位有要求的團隊,他們自己就會去選,我基本上也不管他們選什么IP。
36氪:你在發(fā)布會上提到,原創(chuàng)漫畫比例占了70%?
陳安妮:從數(shù)量上看,是的,而且隨著快看UGC投稿放開,原創(chuàng)漫畫的比重還會提升。但從流量上看,因為改編作品都是頭部IP,本身人氣就高,所以在作品榜單會處在比較靠前的位置。
36氪:動畫業(yè)務的進展如何?
陳安妮:應該也是兩三年前開始的,目前有四部自制動畫在進行中,明年會有1-2部會上線。
36氪:但自制動畫這個模式比較重。
A:我們一直以來做的東西都挺重的,漫畫是自制的,動畫也是,以后自制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大,現(xiàn)在周邊也開始有很多是自制的。
36氪:為什么不做IP授權,跟動畫公司合作?
A:也有,但是比較喜歡的重磅作品還是去嘗試自制,我們未來希望把動畫做到像漫畫一樣專業(yè),成為一個很強的內容出品公司。
36氪:外界評論你們的知名IP孵化不是那么快,做IP孵化的難點和關鍵是什么?
陳安妮:難點還是在于精品打磨,本來就是慢工出細活,慢才值得期待,快刀斬亂麻或者流水線生產內容,絕對不可能是精品,我覺得這就是答案。
我覺得孵化的關鍵,還是你有沒有一支團隊是對內容和創(chuàng)作是足夠理解的。IP孵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的是熱愛、專業(yè)和耐心。
36氪:這方面會有一些相比競爭對手來說的話困難的部分嗎?
陳安妮:沒有任何困難的部分,肯定做得更好。
36氪:為什么這么有自信?
陳安妮:自信的原因,還是來源于團隊,做好的作品,本質上還是要有一支足夠熱愛,足夠專業(yè)的團隊。
36氪:你多次強調了團隊的重要性,如何選出好的團隊?
陳安妮: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甚至這幾乎是最核心的,很多人采訪我說內容工業(yè)化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工具和方法而已,關鍵的還是人,人的篩選其實是一切的根源,你有一個好的團隊,你不用什么工業(yè)化方法論,你就讓他自己發(fā)揮,他也做得很好,所以挑選人確實是一個最重要的工作。
36氪:怎么判斷哪些是足夠好的人?
陳安妮:投入度是我很關注的點,任何一個人的競爭力都來源于當對他做那件事情的理解有多深,你的理解越深,你的競爭力就越強。
怎么樣判斷?我會看他對這件事情能不能拆得足夠細,拆得足夠細的情況下,能不能抽取出最關鍵的部分,來進行標準化。
第二點就是,是否為一件喜歡的事情投入足夠長的時間,這個是我非常看重的。如果他能在一件事情上花上萬個小時,也做出過相應的成績,那么他對這件事的理解就是深刻的。
36氪:快看的員工規(guī)模增長好像一直不是很快?
陳安妮:對,我們一直都沒有太大的擴張,我們公司好像一直保持在幾百人。去年和今年很多公司裁員,但我們公司人還在漲,主要我們原來人太少了。
36氪:這7年里, 有某一年漲了特別多的時期嗎?
陳安妮:18-19年,突然從200多人漲到500多人。那時候年輕,在管理上有點失控,經(jīng)驗不夠,突然很多人,把我弄得很不知所措,后來我想,不要再招太多人了,就去做了控制。
36氪:什么時候有失控的感覺?
陳安妮:到500人的時候,覺得公司很多人不認識了,很多管理方向不是我想要的方向,所以19年的時候,不管是組織還是業(yè)務上都做了比較多的調整。
確實是覺得有點太快了,但再快,也就是多了200多人,跟別人比起來,好像也是小氣、不值一提的感覺。
36氪:現(xiàn)在還會有意控制員工的規(guī)模嗎?
陳安妮:確實是很有意地去做,主要還是膽小,不想要一下步子邁太大。今年雖然是擴張,但是節(jié)奏也沒那么快,今年整個大形勢也并不特別好。
36氪:近兩年快看公布的月活在4000萬左右,會覺得遇到用戶增長瓶頸嗎?
陳安妮:我覺得漫畫在中國和在全球都還有比較大的空間。我們漫畫發(fā)行的方式越來越多,除了主APP,還會有其他的渠道,比如各大網(wǎng)站平臺、M站(貓耳FM)、小程序等渠道,都可以接觸到不同類型的用戶。
另外我覺得海外市場還是很空白的。我覺得在未來2-3年內, 中國漫畫活躍用戶天花板可以到2-3億,海外可能就更大了。
36氪:你們三四年前已經(jīng)是賽道的第一名,做業(yè)務決策的時候,會不會跟早期不太一樣?
陳安妮:我們從來不對標,也不在乎別人怎么做,有沒有人做過。還是從用戶需求出發(fā),然后始終領先用戶半步。
36氪:會有一些嘗試沒達到預期嗎?
陳安妮:太多了,能留下來的都是已經(jīng)成功的,有很多實驗效果不好的,你們沒看到而已。創(chuàng)新的話,你得接受失敗,你要是永遠不敢接受失敗,你就永遠無法創(chuàng)新。
36氪:一個業(yè)務可能做多久的時候,可以判斷能不能繼續(xù)?
陳安妮:其實這個問題根源還是在于,它是不是你長期要做的方向。比如說漫劇、動畫、社區(qū),比如說周邊電商、出海,這些事情是我們的愿景,是一定要做的,這時候就不管失敗與否,失敗就再試。
可能會有一些不是我們篤定要做的事,我們也會讓大家去試,短的一兩個月,長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但這兩種業(yè)務屬性是不一樣的。
36氪:電商會是你們今年新的業(yè)務重點之一嗎?
陳安妮:會開始讓用戶感覺到,但未必要占據(jù)一個非常主要的位置。我們接下來也會在主頁面底部上周邊的電商版塊,我們稱之為官谷倉。周邊建設后面可能對我們會比較重要。
36氪:你們近年來,幾乎一年一輪融資,你們會怎么樣去挑選投資方?
陳安妮:投資方他夠不夠理解我們,夠不夠懂我們,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們有沒有什么好的戰(zhàn)略資源幫到我們,主要是這兩方面。
36氪:今年還會繼續(xù)融資嗎?
陳安妮:(舉起同事準備的提綱)他們這里給我寫了,這個不方便透露。
36氪:作為一個粉絲上千萬的漫畫博主,為什么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更新微博?
陳安妮:今年基本沒發(fā)。我們同事老是叫我發(fā),我都不聽他們,后來也就不再叫我發(fā)了。以前做網(wǎng)紅的時候很喜歡發(fā),一天發(fā)很多條,現(xiàn)在真的對發(fā)社交媒體就不是很感興趣,懶得發(fā),可能是心理上的一種補償機制。你看我們第一次辦這么大的活動,我一條微博都沒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