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鏈nft數藏報道(shiliannft.com),數字藏品和NFT有何區別?NFT在國內,大家都默契的叫數字藏品。因為NFT本質上是用區塊鏈發行的代幣,而國內是不允許代幣交易的。而講為數字藏品則弱化了交易這一金融屬性,有意識地往藝術品上規避風險。那么NFT數字藏品該何去何從?
NFT數字藏品該何去何從?
NFT和數字藏品的區別:
NFT是非同質化代幣,主體是“代幣”和金融屬性,客體才是圖片、新視頻、文字等非同質化內容,金融本質決定了NFT的主流玩法。
數字藏品是具有“我國特色”的NFT,既有非同質化內容,又強調非金融、非代幣屬性,有人命名“NFR”—非同質化權益。數字藏品實質上也不是藝術品,簡而言之更像小時候大家玩的干脆面里邊刮刮卡,老頭老太每年新年去銀行兌換的紀念幣,他具有同質化商品批量發行的特點,而如果是藝術品,比如莫奈的畫油印一萬份去賣,其實也是不值錢的。
但我覺得不夠嚴謹,數字藏品或者叫數字文創更為確切。文化藝術的內容為主體,區塊鏈技術作為載體、金融屬性“入鄉隨俗”升級為權益屬性作為客體,玩法自然區別于NFT。
具體的發展方向:
NFT在國外會成為代幣的替代品,未來會成長為元宇宙的通證、道具、身份、股權等。
數字藏品(數字文創)在國內,會成為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方向,會成為實體經濟和“新消費”的新主體。
具體點來說,國內數字藏品(數字文創)的發展方向是引領文化藝術產業和實體經濟換一種玩法,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玩出花樣,玩出彩,來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至于有人在“努力”地把數字藏品往所謂的“交易所”推,我覺得是不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如同數字藏品(文創)平臺,嚴格來說應該叫“數字藏品(文創)電商平臺”,模式是經典(也久經考驗)且成熟、安全的“B2C2C”模式。首發是電商平臺的B2C模式,市場轉賣是閑魚式的C2C模式,“二手買賣”而已!
凡是把數字藏品電商平臺往交易所推的人都是“別有用意”,都是為了構筑行業壁壘,為了壟斷。但是這種行為會影響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會影響實體經濟的轉型,會影響元宇宙的健康持續性發展。
總的來說,NFT是非同質化代幣,而數子藏品是具有中國特色的NFT,主要還是用來收藏的;我們應該要理性起來,正因為數字藏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最近也是非常受追捧的,但投資還是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