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全鏈NFT。 但是,什么是全鏈 NFT?如果你還一無所知,不用擔心—在過去的幾周里,這個概念剛剛開始涌入加密經濟的討論中。《Metaversal》的創作者William M. Peaster就全鏈NFT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全鏈的起源最近全鏈聊天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源于LayerZero Labs的興起,這是一個總部位于加拿大的團隊,該團隊創建了互操作性協議 LayerZero。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可以查看協議的白皮書。但簡單地說,LayerZero 是一個消息傳輸層,旨在讓智能合約在許多甚至任何區塊鏈之間輕松通信。
北京時間2022年3月31日,LayerZero Labs宣布完成1.35億美元A+輪融資,a16z、FTX Ventures、紅杉資本共同領投,Coinbase Ventures、PayPal Ventures、Tiger Global和Uniswap Labs等參投,估值為10億美元。
在過去幾年中,支持和擴展處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應用程序的側鏈、Rollup和1層區塊鏈的數量激增。未來是多鏈的,但目前存在限制。鏈之間的橋接可能是一個昂貴、不確定和不安全的過程,需要用戶在原始鏈和目標鏈上支付gas。需要將包裝的代幣換成原生資產,從而為用戶使用流程增加額外的步驟(和交易費用)。跨鏈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的流動資金池是分散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種協議,該協議能夠實現跨鏈的互操作性和可組合性,同時解鎖加密網絡的新設計領域和可能性。 LayerZero是一種旨在緩解當前全鏈活動限制的跨鏈通信協議。LayerZero是一種無需信任的協議,它使用戶能夠在單個交易中跨多個鏈上的應用程序發送代幣或任何類型的消息。與需要用戶鎖定其資產的傳統橋接,或使用單個中繼器或快速最終確定鏈之間的交易的區塊鏈網絡不同,LayerZero具有足夠的通用性,可以在任何鏈上運行,涵蓋全方位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假設。 使用LayerZero,你還只需在源鏈上支付一次gas。
該協議最初啟動時支持與以太坊虛擬機 (EVM) 兼容的項目,即Ethereum、Arbitrum、Avalanche、BSC、Fantom、Optimism 和 Polygon。展望未來,LayerZero 團隊還計劃增加對 Cosmos Hub、Terra 等非 EVM 鏈的支持。
比較全鏈、跨鏈和多鏈LayerZero 協議的功能類似于Cosmos 生態系統的“零層”區塊鏈間通信 (IBC) 協議,至少在一般意義上是這樣。LayerZero 的突出之處在于它使用了超輕節點 (ULN),它提出了一種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在鏈之間安全傳輸消息的新模型。
因此, LayerZero 的 全鏈消息模型不同于跨鏈模型,后者需要使用橋接器將資產直接遷移或包裝到其他鏈上。例如,如果我通過 Ronin 橋接 ETH 以使用 Katana 去中心化交易所,那是一個跨鏈應用程序,我的 ETH 直接從以太坊轉移到 Ronin。
全鏈模型也與多鏈模型形成對比,即具有不同價值觀的獨立社區追求自己的技術堆棧。考慮一下以太坊社區如何根據其價值觀和基礎,通過以太坊和第二層 (L2) 擴展解決方案之間的無信任傳輸來追求自給自足,而像 Solana 的其他替代 L1 生態系統正在采取自己獨特的擴展方法。
全鏈NFT的興起最近幾個月,我們看到對跨多個區塊鏈的 NFT 應用程序的興趣激增。例如,《Loot》及其他游戲的創造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鏈上追蹤nft的行動。
這種跨鏈跟蹤以前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盡管越來越多的人對 LayerZero 的到來感到興奮,正是因為它有可能使 NFT 和相關項目走向全鏈 并以更廣泛的方式存在。
放大來看,您可以將當前圍繞全鏈 NFT 的
值得強調的是,跨鏈借貸、收益聚合和交易只是開始。作為一種通用的消息傳遞協議,LayerZero可以支持廣泛的應用程序:NFT存在于以太坊主網上但在Rollup上擴展交易和活動的游戲,跨多個鏈部署的DAO的治理等等。
同時,全鏈 NFT 的概念并不新鮮,也不僅局限于 LayerZero。例如,UMA 項目的 Optimistic Oracle 已經具有一些類似全鏈的功能。此外,我懷疑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的進步和進一步創新,我們將看到許多其他不同的全鏈活動方法浮出水面。
基于LayerZero的NFT集合Stealth 最近推出,Gh0stly Gh0sts是第一個基于LayerZero的NFT集合,它已經獲得了不小的吸引力。Gh0stly Gh0sts是一組總供應量為7710個的幽靈圖像pfp集合,4月4日以免費價格公開mint,4月5日一度沖上OpenSea日交易榜頭名,地板價(OpenSea,以太坊)短時曾突破過1 ETH。
Gh0stly Gh0sts 對自己的定位是首個全鏈式 NFT(omnichain NFT),與市面上常見的一些托管型NFT跨鏈橋接方案不同(比如 Wormhole 的原理就是將 NFT 在初始鏈鎖定,再于目標鏈發行一個 NFT 副本),基于跨鏈互操作性協議 LayerZero,Gh0stly Gh0sts 實現了多鏈發行,且可在多鏈之間實現原子級的跨鏈轉移。具體來說,Gh0stly Gh0sts 在創世之處就同時支持在七條不同的區塊鏈(以太坊、Polygon、Arbitrum、Optimism、BSC、Avalanche、Fantom)上 mint,這意味著 7710 個幽靈實際上會分布在七條不同的鏈上,所以其真實地板價需要全部七條鏈的市場情況。根據出生地的不同,這些幽靈圖像的背景顏色還會有所不同。
最關鍵的玩法,當幽靈在某條鏈上出生之后,可以通過合約直接完成在不同鏈之間的穿行,比如從Polygon到BSC,或是從Avalanche到以太坊。必須強調的是,這些穿行至其他區塊鏈之上的幽靈并不是原始 NFT 的副本,而是可被目標鏈合約認可的真實 NFT,這一點的直接體現在于,當我們把某個幽靈從 Avalanche 轉移到以太坊后,Avalanche 之上的幽靈總數會減少一個,以太坊則會相應增加一個。因此,在不同鏈之上的幽靈供應量實際上也是動態的。整體來看,Gh0stly Gh0sts 本身給NFT的玩法打開了新的窗子。
我認為全鏈NFT可以同時為許多項目和多個鏈做大蛋糕。這種技術可能確實被證明是關鍵的催化劑,將不平凡的NFT活性帶到其他鏈上。
然而我也認為可能存在“山中之王”的增益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全鏈 NFT 最終可能被證明對以太坊最有利,即它們可以在鞏固和擴展以太坊已經存在的廣泛的影響力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使其更進一步,同時也推進其他并行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