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數字資產都是基于公鏈發行,并形成了ERC20、BEP20、TRC20等多個典型的協議標準。NFT獨特與不可替換性決定了傳統發行方式不再適宜。NFT開發者不斷嘗試,探索出了多種非同質化代幣發行協議。GDF為您梳理如下:
ERC721:ERC721是NFT領域最常用的通證形式。它最初由CryptoKitties創造,也是非同質化數字資產的第一個標準。ERC721是可繼承的Solidity智能合約標準,人們可以將其用于編程基于NFT的項目。2017年底造成以太坊網絡擁堵的火爆全網的游戲/收藏品項目謎戀貓,使用的正是該協議。
ERC1155:ERC1155允許擁有獨特資產種類,而非擁有獨特資產,可滿足高頻交易需求業務。游戲開發商Enjin,開發游戲時需要有游戲道具,需要多道具多賬戶發送,而每次發送就要調用一次合約非常費錢。解決方案是ID不再是某個物品,而是一個類別,從而可以在每次大批量發送,提高了轉賬快捷方便程度。
ERC998:該方式比較少見,不作具體分析。簡化理解為:ERC-998可以包含多個ERC-721和ERC-20形式的代幣。ERC998是一種類似“打包”出售的商品。
元數據:元數據非發行協議,但是NFT的核心概念。元數據用于定義單個代幣的唯一特征。以加密貓為例,每只加密貓都有不同的顏色、形狀、名稱等。元數據的存儲可在鏈上,亦可在鏈下。
以上協議梳理中可以看到,大多發行協議是以太坊公鏈為底層。以太網存儲數據不僅非常昂貴,還占用大量的共識節點資源,進而拖累區塊鏈的網絡速度。此外,在一些特定的商業應用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適合向每個人公開。有什么方法可以在透明、不可變的的區塊鏈上滿足隱私保護要求呢?
面對NFT發行的隱私保護、數據存儲、鏈和業務邏輯隔離三大難題。NFT平臺GoodData通過協議底層提升優化配置,滿足NFT開發者、用戶、協議提供者(公鏈)的經濟權益有效平衡。
為了保護隱私,GoodData使用隱私保護、多方安全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相結合的可驗證原則,允許業務開發人員決定數據參數公開程度,滿足具體商業場景需求。對于數據存儲問題,GoodData可以很容易地與分布式存儲網絡集成,保存圖片、音樂、軟件等原始文件,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地址哈希追溯,去驗證文件的真實性。為了隔離區塊鏈和業務邏輯,GoodData會提供豐富的插件,如錢包插件、網絡插件和交易插件。NFT業務開發人員可根據業務類型調用這些插件的API,就可以輕松地將事務發送到相應的鏈中。這一切都會讓NFT的發行將趨向智能、交易達成快捷、權益分配更明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