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NFT問世之初,由于其區塊鏈屬性帶來的可追溯性和公開交易等特點,NFT的持有者被認為對NFT作品有著公開而明確的所有權,再加上NFT本身的唯一性特點,這也成為了NFT屢屢和收藏品聯系在一起并炒出天價的原因之一,有聲音認為NFT炒作的“虛火”即將退去。
NFT(Non-fungible token)的全稱為非同質化代幣(也譯作“非同質化通證”),本質上是加密貨幣的一種。NFT可以是任何數字化的東西:聲音、圖像、一段文字、一件游戲里的道具等等,它的一大優勢是可以把之前不能變現的虛擬物品資產化。然而4月以來,以加密、確權、永久保存、獨一無二等為標簽的NFT卻遭遇了一連串負面事件。
4月1日,周杰倫擁有的NFT被盜,引發了一番輿論風波;4與20日,杭州互聯網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及NFT的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這也被稱為國內NFT第一案。
在NFT問世之初,由于其區塊鏈屬性帶來的可追溯性和公開交易等特點,NFT的持有者被認為對NFT作品有著公開而明確的所有權,再加上NFT本身的唯一性特點,這也成為了NFT屢屢和收藏品聯系在一起并炒出天價的原因之一,有很多人看好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應用。
梳理NFT相關失竊以及侵權事件可以發現,黑客可以不用理會NFT在技術上的種種特性,而通過釣魚網站等“社會工程學”方式盜取NFT作品并堂而皇之地賣出;另一方面,作為被寄以厚望的確權技術,在國內的此次判例中,NFT數字作品本身卻被法院判定存在侵權。
“對于NFT發行方來說,需要提高法律意識,對侵權行為造成惡果需要有敬畏之心。”女媧NVWA數字藏品電商平臺執行副總裁周新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鏈上鏈下數據的映射是目前區塊鏈技術難以解決的一個痛點,用戶在購買或投資NFT藏品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通過各方渠道進行甄別。雖然NFT仍具有源頭造假的局限性,但是NFT是目前實體資產或藝術品等數字化的最佳形式,在促進藝術品等的流通上,有很廣泛的接受度。”
涉案作品“胖虎打疫苗” (來源:杭州互聯網法院公眾號)
國內NFT侵權“第一案” :明確NFT交易行為受信息網絡傳播權所控制
4月20日,杭州互聯網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奇策公司與被告某科技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并當庭宣判,判決被告立即刪除涉案平臺上發布的“胖虎打疫苗” NFT作品 ,同時賠償奇策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4000元。
這在國內NFT行業尚屬首次,在當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此次案例對NFT以及NFT數字作品的性質、NFT交易模式下的行為界定、NFT數字作品交易平臺的屬性以及責任認定停止侵權的承擔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形成了相應的司法審查標準。
根據該案原告奇策公司的敘述,在被告某科技公司經營的“元宇宙”平臺上,有用戶鑄造并發布漫畫家馬千里創造的“我不是胖虎”的動漫形象中“胖虎打疫苗” 的NFT,售價899元,NFT作品甚至在右下角還帶有作者的微博水印。奇策公司表示,馬千里已將“我不是胖虎”系列作品的著作權獨家授權給該公司。
那么,為何被告“元宇宙”平臺上還會出現馬千里的“胖虎打疫苗”形象NFT呢?
對此,被告的科技公司解釋稱,其平臺是第三方平臺,涉案作品系平臺用戶自行上傳,平臺只有事后審查義務,并辯稱平臺無需承擔責任,已經將涉案作品打入地址黑洞,盡到通知-刪除義務,所以也沒有停止侵權的必要性,而且“平臺也沒有義務披露涉案作品對應NFT所在的具體區塊鏈及節點位置以及涉案作品NFT所適用的智能合約內容,法律對此沒有明文規定。”
目前,國內外有多家平臺都支持用戶自己鑄造、上傳NFT作品。大多數平臺鑄造NFT的具體方式是要求用戶將圖片、3D模型等素材上傳至平臺,并支付一定費用即可“上鏈”。成為NFT作品后,國外可以自由設定價格并進行交易,國內由于監管問題相對較嚴,一些平臺的NFT數字藏品暫時無法交易,只能購買。
需要注意的是,NFT上傳的過程是用戶自己尋找相關素材進行“上鏈”的,此時,如何防止用戶抄襲他人藝術作品鑄造NFT就成了一大問題。
胖虎打疫苗案件對UGC(即用戶原創內容)平臺敲響了警鐘,如何去限制用戶抄襲或者干脆拿盜版作品進行發售、如何通過人工或者技術手段對UGC的作品進行審核是平臺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同時,對于NFT發行方來說,需要提高法律意識,對侵權行為造成惡果需要有敬畏之心。
杭州互聯網法院表示,NFT本質上是一張權益憑證,每一個數字作品都具有被標記的唯一身份。而NFT是一把驗證某件作品的載體是否為原件或正本的“鑰匙”,“NFT數字作品交易中的上傳行為以及銷售行為過程包含對該數字作品的復制、出售和信息網絡傳播三方面行為,NFT數字作品交易符合信息網絡傳播行為的特征,所以NFT交易行為受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規制。”
在此次判決中,法院明確了NFT平臺的責任:NFT數字作品交易平臺不僅需要履行一般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還應當建立一套知識產權審查機制,對平臺上交易的NFT作品的著作權方面做初步審查。
最終,法院認為被告某科技公司經營的“元宇宙”平臺作為NFT數字作品交易服務平臺,未盡到審查注意義務,存在主觀過錯,其行為已構成幫助侵權,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4000元。
事實上,這一判例也為NFT平臺日后的對用戶上傳作品的版權審核做出了指導。
周新建表示,在女媧NVWA平臺上面發行的作品,“如果項目方是代理公司,我們會對發行方是否具有相應的授權進行審核,如果項目方是IP原創方,我們同樣會進行背景調查。合同里我們會有要求項目方具有IP發行數字藏品的授權以及保證版權的真實性的條款,并附帶相應的違約責任。”
NFT侵權被盜并非個案?
可以發現,由于國外不少NFT作品均賣出了相對昂貴的價格,NFT交易、拍賣平臺以及參與NFT交易的玩家近幾年逐漸增多。
如2021年12月,NFT交易平臺Nifty Gateway推出的一個名為《合并》的藝術作品賣出了9180萬美元(約5.85億元人民幣)。Nifty Gateway在官網介紹中表示,在NFT作品的拍賣中,創作者保留對其作品的控制權,同時,創作者在二級市場物品的銷售中可以“自己選擇”版稅,這是現代歷史上的一個革命性概念。
但在昂貴的售價之下,不少NFT作品為了賣出高價,直接剽竊了他人的創意,并引發了一系列糾紛。實際上,在國內首例NFT案件爆發之前,國外早已有起訴NFT作品侵權的案例。如奢侈品品牌愛馬仕就曾向紐約聯邦法院起訴,原因是藝術家梅森·羅斯柴爾德制作的NFT與愛馬仕經典 Birkin 鉑金包外觀幾乎一致,而該藝術家首個賣出的NFT價值約人民幣25萬元,甚至貴過原版愛馬仕包。
那么,這些交易平臺如何界定上傳的NFT作品是否涉及抄襲呢?周新健介紹,將他人藝術品作為藍圖進行二次創作是否涉及抄襲確實有很多主觀判斷的因素在里面,“在國外也有個UGC的平臺TeaSpring將抄襲和原創在創作說明上做了明確的說明,比如對色彩、構圖、作品構成元素等的大幅度調整均不算做抄襲。總而言之,如果二次創作加入了創作者的創新性在原作品上,原則上不算侵權。”
不過,他也表示,鏈上鏈下數據的映射是目前區塊鏈技術難以解決的一個痛點,“用戶在購買或投資NFT藏品的時候還是要擦亮眼睛,通過各方渠道進行甄別。雖然NFT仍具有源頭造假的局限性,但是NFT是目前實體資產或藝術品等數字化的最佳形式,在促進藝術品等的流通上,有很廣泛的接受度。”
實際上,除了侵權之外,NFT還發生了不少起被盜事件。如今年4月1日晚,周杰倫在社交平臺表示其擁有的編號BAYC #3738的“無聊猿”NFT產品慘遭釣魚網站盜取,并迅速被盜竊者掛到交易平臺上拍賣了出去。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得克薩斯州一家鐵礦石公司的CEO蒂莫西(Timothy McKimmy)發現其持有的編號#3475的無聊猿NFT被盜,盜竊者在OpenSea交易平臺上以99EHT的價格轉售了該NFT,蒂莫西由此在得克薩斯州聯邦法院對OpenSea交易平臺提起了訴訟。
在技術上,如果想要直接攻擊NFT的業務體系難于登天,NFT平臺上不需要賬戶名和密碼,用戶只要記住相應秘鑰或者助記詞就可以進行登錄,黑客若想直接暴力破解該秘鑰幾乎不可能。但通過非IT手段如通過詐騙和誘導,卻有可能讓NFT持有者自己交出秘鑰,黑客便可使用偷取到的賬號將NFT作品“轉贈”給自己的錢包地址,然后再堂而皇之地公開拍賣從而賺取利潤。
有區塊鏈從業者統計,目前此類詐騙方式包括發送假交易鏈接、誘導用戶發送助記詞、建立釣魚網站等方式,“想要NFT不被盜取,只有一種方式,就是不要泄露私鑰或助記詞,不論對方采用何種方式誘導。此外,要仔細甄別自己進入的網站是否為交易網站官網。”
今年一季度NFT銷售量萎靡:炒作熱潮會退去嗎?
近期,NFT市場數據和分析公司Non Fungible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全球NFT市場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了銷售量、活躍錢包數量(類似于活躍賬戶數量)、買家和賣家數量的同時萎靡。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NFT的銷售數量為744.75萬,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1404.07萬下降了46.96%,其中買家數量環比下降30.91%,賣家數量環比下降15.61%,活躍錢包數量下降25.34%。
不過,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NFT交易總價按美元計為164.57億美元,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145.32億美元增長13.25%,這說明NFT市場的總價值仍在上升。
對此,有聲音認為NFT炒作的“虛火”即將退去,NFT市場的價格也將迎來下行。5月10日20點25分登錄OpenSea可以發現,在總價值排名前10的NFT項目中,過去7天里只有3個NFT總價格累計上漲,不過在過去24小時內,有7個NFT總價格上漲,且最高NFT的上漲幅度高達1392.28%。
“今年一季度NFT的交易量確實有所萎靡,但還是有一些火爆的NFT項目出現,如本意是調侃但意外走紅的‘國產良心’,而且今年4月NFT市場又迎來了一波上升行情,雖然各類NFT產品的價格還沒有到達去年高點,但經過價格的下跌,進場NFT的人數也變多了。”長期關注NFT的投資者少橫介紹到。
“另一方面,不少爭搶倒賣NFT‘白名單’的黃牛工作室也逐漸增多,導致市場不再像初期一樣‘單純’。”在少橫看來,NFT白名單工作室的存在實際上并不利于NFT的發展,這是由于工作室拿到NFT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交易,還有可能把白名單名額賣得很貴,這就使得NFT市場沒有以前“純粹”了。
“2022年,通過NFT獲利并不像2021年那樣容易。”Non Fungible在報告中表示,“但請記住,這個市場是在2017年首次代幣發行之后建立的,加密市場的波動非常有彈性,我們相信正在開啟新的篇章。”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