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劉畊宏與Tiffany各有所圖 ,2022年玩家涌入NFT
劉畊宏,當下的身份是健身博主,4月份快速躥紅,我們還知道他曾經逐夢演藝圈、是周杰倫好友,但你可能不知道,他還是一個 NFT 熱門項目的操盤者。
劉畊宏是元宇宙平臺公司 Ezek 的創立者之一,2022年1月, Ezek 聯合周杰倫名下潮牌 PHANTACi,在知名 NFT 交易網站 Opensea 發售首個 NFT 項目:幻象熊。
1萬枚40分鐘售罄,目前該項目總市價約為3.5萬以太幣,合約1億美元。
交易平臺 Opensea 上的幻象熊(Phanta Bear)
加上骨灰級實力派歌手周杰倫加持,這個祖籍東半球的星星眼小熊,被視作比肩當紅 NFT 無聊猿的成功項目,并稱“東熊西猿”。
無聊猿,英文全稱是 Bored Ape Yacht Club,2021年4月誕生的1萬枚頭像 NFT,形象鮮明,發布沒多久后便大火,現在 Opensea 上總市價約為53萬以太幣,合約15億美元。
盡管“東熊西猿”這個類比說法略夸張,但足見時下 NFT 數字藝術品有多熱門。
周杰倫社交媒體頭像是一只幻象熊
不僅周杰倫、劉畊宏,余文樂、陳冠希、Jay-Z、庫里、小威廉姆斯等國內外明星潮人都是 NFT 玩家,他們或以 NFT 為社交媒體頭像,或投資 NFT 數字藝術品。
余文樂今年3月還剛剛發售了他個人的首個 NFT 項目:Zombie Club, 目前6700個僵尸頭像在 Opensea 上總市價約為1.2萬以太幣,約合3400萬美元。
交易平臺 Opensea 上的 Zombie Club
NFT 是 Non-Fungible Token 縮寫,中文名叫“非同質化代幣”,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概念下的數字技術產物,可以算作前些年流行的數字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的延伸。
與數字加密貨幣不同的是,每一個 NFT 都是不可分割的、且具獨一無二屬性,這與現實世界里的藝術品有著天然共性,因此 NFT 迅速成為了藝術品數字化的載體,它可以是一張圖片、一節音頻、一段視頻等等內容。
盡管中文名拗口,定義、屬性描述也都很像文,但就像網民們最開始接觸電子郵件、門戶網站、BBS社區、社交媒體等互聯網新生事物時一樣,只要你花上一些時間,擁有一枚 NFT 藝術品并非難事。
2021被視作 NFT 藝術元年,一系列 NFT 數字藝術品突然就在拍賣會上創出各種價格神話,甚至比知名藝術家的實體畫作貴上很多倍,令 NFT 迅速走入大眾視野,關注度呈指數級上升。
2021年3月,Beeple的 NFT 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34萬美元;4月, 9枚 CryptoPunk 頭像拍賣總額近1700萬美元;9月,余文樂收藏的數枚 CryptoPunk 和無聊猿頭像,在佳士得網拍中獲得近1億港幣。
余文樂收藏的 NFT 數字頭像拍出高價
CryptoPunk 可以說是 NFT 數字藝術品的“鼻祖”,誕生于2017年,由兩個互聯網工程師開發,1萬枚頭像中的9000枚被免費贈送給社區成員,開發者自留1000枚。
最初四年里 CryptoPunk 并沒有掀起多大風浪,直到2021年,事情發生了轉折。
低像素、朋克風的 CryptoPunk,是古早互聯網時代的特有印記,無聊猿的卡通形象也容易被人們記住……各界名人開始買賣標識明顯的 NFT 數字藝術品,用它們作社交媒體頭像,或者在社交媒體上展示。
明星的參與,成為 NFT “火箭”的助推器。
一枚酷炫頭像之外,人們更愿意把 NFT 藝術品當成一種投資工具,他們在以太網、Opensea 等網站上尋找可能升值的項目;而余文樂陳冠希劉畊宏們,也紛紛面向粉絲團體發售自己開發的 NFT。
交易平臺 Opensea 上陳冠希的 NFT 數字藝術品
NFT 的爆紅似乎是一夜之間的事,不跟它沾上點關系,人們好像都不好意思在在網上開口聊天了。
數字加密貨幣、NFT,及其衍生出的元宇宙、Web 3.0等概念,一下子就成為了這個時代新的流量風口。
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已經明白,互聯網時代的經濟核心是流量經濟,誰能夠越早占據流量風口,誰就能最大化提升品牌曝光量,銷售轉化隨之而來。
對于各大品牌來說,如果能夠通過進入元宇宙而聚起玩家、吸引用戶,借助這個洪流力量能將品牌聲音和銷售推上一個大臺階,那為什么不呢?
今天的奢侈品牌們,躍躍欲試。NFT 藝術與元宇宙本身是否成功,并不重要。
1.Tiffany
Tiffany的實際話事人、LVMH集團董事會主席的二公子 Alexandre Arnault,在社交媒體上使用第 3167 號 CryptoPunk 作為頭像,據報道他為此付出160以太幣,合約42萬美元。
當然,作為阿諾家族的一名90后,玩先鋒藝術并不只是為了彰顯個性,數字藝術品投資更非目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為經營品牌服務的。
今年4月初,Tiffany 就將他這枚 NFT 頭像實物化,以琺瑯、寶石鑲嵌制作了一枚18K玫瑰金頭像掛件,僅此一件。
Alexandre Arnault 社交媒體頭像以及實物化的 Tiffany 吊墜
并且,Alexandre Arnault 還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投票:詢問其他 CryptoPunk 頭像擁有者是否愿意擁有自己的 Tiffany CryptoPunk 吊墜,目前已有超過80%的人投下贊成票。
雖然是個性化定制,數量最多也不過1萬枚,吊墜本身對 Tiffany 業績影響可能并不大,但 Alexandre Arnault 要的是流量,是在該營銷事件中 Tiffany 獲得的品牌曝光,他看中的是對 Tiffany 長期的、潛在的貢獻。
Tiffany 此次玩法可稱為逆向操作,即將虛擬世界的東西變成現實世界里的可觸摸實體。
與 Tiffany 操作相似,中國李寧最近也玩了一把虛擬現實化,以第4102號無聊猿為核心,將圍繞它所建立的元宇宙世界搬到現實中,開快閃店,打造衣服、鞋子、滑板,等等。
李寧涉足元宇宙,將無聊猿現實化
更多的品牌,則是正向操作:即結合現實產品創造虛擬世界里的 NFT,或者是搭建一個元宇宙空間,在其中勾勒各種可能,布局未來。
2.宇舶表
2021年,宇舶表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合作推出兩枚腕表:經典融合系列村上隆全黑腕表和藍寶石彩虹腕表,分別限量200枚、100枚。
以村上隆知名的太陽花標識為靈感,表鏡上可旋轉的寶石太陽花創意獨特,兩款腕表受到了雙方粉絲的共同追捧,供不應求,二級市場價格高企。
今年4月鐘表與奇跡展,宇舶表補發了兩款腕表的 NFT,分別為216枚、108枚,優先免費提供給表主,之后對公眾銷售,宇舶表還搭建了交易平臺。
宇舶表經典融合系列村上隆藍寶石彩虹腕表 NFT
宇舶表操作中規中矩,從實物出發創建虛擬 NFT,即便是補發,因為合作款腕表熱賣、村上隆藝術品在市場上具有號召力,宇舶表已經獲得了它想要的傳播聲量。
3.寶格麗
2022年3月,寶格麗發布了突破世界紀錄的、只有1.8毫米厚的 Octo Finissimo Utrla 腕表,并在表盤正面雕刻上二維碼,不管內容為何,這一打破常規的做法,已經吸引了無數人關注,獲得了想要的傳播效果。
寶格麗的元宇宙入口在1.8毫米厚的 Octo Finissimo Utrla 腕表上
相對來說,寶格麗在元宇宙領域要走得更遠一些,盡管它只服務寶格麗一小撮VIP客戶群體,甚至它的客戶都不會使用這個功能。
但這并不重要,寶格麗已經獲得了它想要的流量,并且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元宇宙框架,內容還可以更豐富,玩法也可以更多,寶格麗為將來做好了準備。
4.IWC萬國表
IWC 的玩法與寶格麗相似,同樣搭建了一個屬于 IWC 客人的元宇宙世界。
通過3D虛擬技術,IWC 在一個 Web3.0 平臺搭建虛擬世界,購買 IWC 萬國彩色陶瓷飛行員新品的客人,將獲贈 NFT 令牌,即可進入上述 IWC 專屬 3D 虛擬世界。
IWC 專屬 3D 虛擬世界
在虛擬世界里,IWC未來還可以做更多內容,比如將IWC品牌大使漢密爾頓、谷愛凌等人物的虛擬形象放進來,與表主的虛擬形象進行互動、游戲,等等。
元宇宙的大門打開了,可想像的、能夠做的事情有很多。
5.沛納海
今年3月,沛納海推出Radiomir鐳得米爾系列 Eilean 號帆船體驗版腕表,購買者可以去地中海乘坐造于1936年的 Eilean 號古董帆船 ,體驗意式休閑風情,同時獲贈一個專屬 NFT 藝術品。
沛納海首個 NFT 項目與 Eilean 號帆船有關
沛納海以此次體驗版腕表及其NFT內容為契機,宣布品牌將開啟Web 3.0時代,后續會為每枚產品提供“數字護照 ”,并利用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新的服務和體驗。
6.天梭
天梭是美職籃官方計時,今年4月,天梭以美職籃21-22賽季中的絕殺瞬間創作了五款 Top Shot Moments NFT 產品,并在專業美職籃數字產品交易平臺 NBA Top Shot 上發售。
天梭首個 NFT 項目是 NBA 絕殺視頻內容
當然不僅是珠寶腕表品牌,時尚、美妝、運動等等領域都試圖進入元宇宙,玩法也更豐富多樣:
他們在原宇宙里發行數字貨幣、NFT 藝術品,開發虛擬游戲,買賣虛擬地產,開設虛擬店鋪,辦虛擬時裝大秀……
他們還賣衣服、鞋子、包、口紅、墨鏡、腕表等等新品的數字版,讓你在虛擬世界里打扮自己的虛擬形象,看起來跟現實中差不多,甚至更酷。
總而言之,技術界正在把現實世界虛擬化,試圖讓虛擬宇宙里的生活比現實更美好。
在虛擬世界里可以擁有奢侈品裝備
就這樣,從數字藝術品開始,NFT 用不到兩年時間,令元宇宙走出了計算機技術圈,滲透到人們生活方方面面。
但,時尚、奢侈品牌們真的需要 NFT,一定要進入元宇宙嗎?
事情有點像十年前的奢侈品電商,品牌們彼時態度各異,今天幾乎都已“觸電”。疫情的兩年,電商更是彌補了不少線下損失,成為救命稻草。
NFT、元宇宙,對于奢侈品牌當下來說,可能仍是非必要選項。
就未來講,即便我們都不想自己的生活變成電影《頭號玩家》里的樣子,但未來的產品形態,也許與今日真的天差地別。
更契合實際的一點是,玩 NFT、殺入元宇宙的品牌們,今天也并不是真的感興趣技術或產品本身,他們不過是利用前沿技術來彰顯自己的先鋒性,同時獲得這個先鋒潮流的流量。
參與得越早,越能體現出品牌先鋒精神,獲得的流量紅利,也更是遠大于數字產品本身的價值。
關注盧曦采訪手記視頻號,了解更多內容
盧曦采訪手記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推薦閱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