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日媒公布了提名“2021年日本流行語大賞”的30個詞語:
我們先來看看是哪30個詞語吧!
1、イカゲーム(魷魚游戲)
圖源:eclat.hpplus.jp
“魷魚游戲”源于今年9月Netflix出品的死亡游戲類韓劇《魷魚游戲》。講述了一群窮困潦倒的人為了獲得高額獎金而參加了生死游戲。該劇自播出以來創下了超高收視率,在全世界擁有過億粉絲。劇中的“123木頭人”、“摳糖餅”等游戲被各國網友效仿。
2、うっせぇわ(煩死了)
圖源:youtube
源于日本歌手Ado的單曲《うっせぇわ》,去年10月該曲MV在油管上公開,至今播放量已超1.8億次。歌詞“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伴隨著洗腦的曲調成功吸引了廣大年輕人,也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3、ウマ娘(賽馬娘)
圖源:signal.diamond.jp
Cygames公司在2021年2月發行了一款二次元獸娘手游 “賽馬娘Pretty Derby”,是一款結合競馬元素的美少女育成游戲,獲勝者最終將會像偶像一樣站在舞臺上同臺競技,主角們被稱為“賽馬娘”。
4、SDG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圖源:www.sankeibiz.jp
“SDGs”,全稱“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在峰會上正式通過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到2030年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
5、NFT(非同質化代幣)
圖源:www.theverge.com
“NFT” 即“非同質化代幣”,是相較于各種基于比特幣、以太坊產生的同質化代幣。“NFT”可將各種各樣的物品數字化并記錄在區塊鏈上,因此每一件“NFT”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NFT”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版權問題,也創造了一套原生數字世界的邏輯。
6、エペジーーン(Epejin)
圖源:www.chunichi.co.jp
在東京奧運會的男子擊劍重劍決賽中,日本戰勝俄羅斯,首次在擊劍項目上獲得金牌,日本代表隊隊長見延和靖將重劍團體親切地稱作“エペジーーン”。“エペジーーン”當中的“ジーーン”(即じん( jin))在日語中有表示“感動”的意思。
7、推し活(推活)
圖源:lidea.today
“推活”就是通過一系列活動來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動漫人物等。疫情暴發后,現場演唱會等很多活動都轉為線上進行,“推活”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
8、親ガチャ(父母扭蛋)
圖源:agora-web.jp
“父母扭蛋”,即子女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人生境遇,一切全憑運氣,就如同玩扭蛋一樣,你不知道從里面會轉出什么玩具來。“父母扭蛋”一出現便成為日本年輕人熱議的詞匯。
9、カエル愛(青蛙愛)
圖源:twitter.com
東京奧運會拳擊女子羽量級金牌選手入江圣奈曾公開表示自己很喜歡青蛙,甚至還在推特上多次發文表示自己在努力學習青蛙相關的知識,所以就產生了“青蛙愛”一詞。
10、ゴン攻め/ビッタビタ(全力攻擊/恰到好處)
圖源:www.murasaki.co.jp
“ゴン攻め/ビッタビタ”源于東京奧運會滑板比賽中在NHK電視臺擔任解說的職業滑板選手瀨尻稜,意思是“進攻的很有氣勢”。
11、ジェンダー平等(性別平等)
圖源:president.jp
“性別平等”倡導無性別差異,平等地承擔責任和義務,擁有平等的競爭機會,共同決定事項。這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內容之一。
12、自宅療養(自家療養)
圖源:www.medius.co.jp
隨著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日本醫療資源嚴重緊缺。日本政府曾在今年8月宣布了一項政策:將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治療限制在嚴重疾病或面臨巨大風險的少數人身上,其他患者只能在家養病。因此選擇“自家療養”的人被迫增加。
13、13歳、真夏の大冒険(13歲,盛夏的大冒險)
圖源:www.j-cast.com
源于東京奧運會滑板比賽女子運動員西矢椛,年僅13歲的她獲得金牌,成為日本最年輕的金牌運動員。富士臺主播倉田大誠稱她為“13歲,盛夏的大冒險”。
14、ショータイム(Showtime)
圖源:ameblo.jp
源于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大谷翔平的口頭禪“It's show time”,他是現代職棒中罕見的投打雙修“二刀流”選手。因“翔”與“show”的日語發音相似,所以有了一語雙關的“ショータイム”。
15、人流(人潮)
圖源:Unsplsh
“人流”即連續不斷的人群。“人流”一詞多被用于表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街道上人數增減的變化。
16、スギムライジング(杉村升球)
圖源:www.yomiuri.co.jp
東京殘奧會硬地滾球項目參賽選手杉村英孝憑借“杉村升球”技術獲得金牌。
17、Z世代(Z世代)
圖源:www.trans.co.jp
指在泡沫經濟破沒后(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這代人經歷了雷曼事件、就業困難期。“Z世代”是繼“X世代”“Y世代”出現的新一代。在中國我們通常用年代定義不同年齡段的人,如80后、90后、00后,歐美等國家也有類似劃分,只不過是以經濟和社會文化階段來劃分。X時代指1965-1980年出生的人,Y時代指1980-1995年出生的人,Z時代指1995-2010年出生的人。
18、チキータ(擰拉)
圖源:jtta.or.jp
指乒乓球運動中的反手臺內擰拉的技術動作,東京奧運會中伊藤美誠多次使用該技巧。
19、チャタンヤラクーサンクー(北谷屋良公相君)
圖源:www.sanspo.com
空手道的常見招式,源于東京奧運會女子空手道項目銀牌得主清水希容。
20、ととのう(舒服了)
圖源:tsutaya.tsite.jp
疫情期間人們被迫“默浴”,即安靜地洗浴,桑拿因此備受歡迎。桑拿愛好者用“ととのう”表達身體的舒適。東京電視臺播出的《桑道2021》中也使用了桑拿相關的詞匯,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廣泛
21、ピクトグラム(象形圖)
圖源:olympics.com
東京奧運會上首次創造了運動象形圖,形象巧妙的傳達了每種運動的特征。開幕式上的象形圖演出成為話題。
22、副反応(副反應)
圖源:www.nippon.com
接種新冠疫苗后身體發生的一些反應,如頭痛、接種部位疼痛、發熱等。
23、フェムテック(女性科技)
圖源:landb.junonline.jp
即“Femtech(女性科技)”,源于“Female(女性)”和“Technology(科技)”兩個詞,通過科學技術來解決婦女身心健康問題的系統。
24、変異株(變異毒株)
圖源:www.medius.co.jp
今年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球,高傳染性的變異毒株“德爾塔”在今年夏天流行,成為大家
25、ぼったくり男爵(敲詐男爵)
圖源:www.zakzak.co.jp
源于《華盛頓郵報》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形容,批評其在拜金主義背景下的強硬姿態。在日本疫情形式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巴赫強行舉辦東京奧運會,被日本民眾痛批“將舉辦國當作犧牲品”。
26、マリトッツォ(奶油胖胖包包)
圖源:www.futari-gohan.jp
羅馬的一種傳統甜點,用面粉、雞蛋、黃油等烤制而成的松軟面包,中間擠上滿滿的奶油。在日本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中均有銷售,因此迅速走紅。
27、黙食/マスク會食(默食/口罩聚餐)
圖源:mainichi.jp
為防止交叉感染,日本政府與餐飲店呼吁民眾外出就餐時要“默食”,即字面含義“默默地吃”,聚餐時要“戴口罩聚餐”,減少與他人不必要的交流。
28、ヤングケアラー(少年護工)
圖源:www.asahi.com
指未滿18歲卻要負責照顧家庭成員的孩子們。不是主動幫大人,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看護自己的家人。2014年開始就已經成為話題,這無疑給少年看護者帶來了負擔。
29、リアル二刀流(真正的二刀流)
圖源:news.yahoo.co.jp
二刀流,這個詞原本是源自日本劍道的一個詞,指的是使用雙刀作戰,而之所以稱大谷翔平是“二刀流”選手,則是因為其投、打皆極具天賦,年紀輕輕便表現出了他超一流的棒球天賦。在棒球界,從大谷翔平進入職業隊之后,關于他的“二刀流”的爭論就從沒停止過,2018年從日本火腿隊轉到洛杉磯·天使隊后,二刀流的實驗仍在繼續,今年正式證明了兩刀流的成功,成為了很大的話題。
30、路上飲み(在路上喝酒)
圖源:sirabee.com
疫情發生后,日本很多餐飲店被限制營業、縮短營業時間或禁止提供酒,很多人開始在路邊飲酒。
從這些流行語可以看出日本民眾
關于這30個候選詞,日本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提名的‘ゴン攻め’會被亂用,比如讓人想到‘啪啪啪(えちえち)’,檢索‘えちゴン’出來的精準度也下降了……”
“今年經常聽廣播感覺自己還是能跟上時代潮流的,但是候選詞里一半以上沒聽說過。”
“流行語候選全是不知道的詞。”
“今年流行語候選已經公布,雖然晚了,但是我心中的流行語是BigBoss!”(注:BigBoss源自日本棒球豪門北海道火腿斗士隊新教練新莊剛志在出席記者會時宣稱:請大家不要叫我“監督”(日語中教練的意思),叫我“BigBoss”。)
當然目前公布的只是提名候選詞,最終的TOP10將在12月1日公布。大家對這些詞有什么看法呢?
注: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 完 -
想知道日本網友最近都在吐槽什么?
ID:japanese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