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和元宇宙在去年被炒的火熱,相關概念股也是水漲船高,然而最近隨著加密貨幣價格跌落,NFT似乎也冷落了下來。
進入5月,NFT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則伴隨著“交易量跳水”“智商稅破滅”“拋售”等關鍵詞。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數據顯示,5月19日全球NFT交易額約3767萬美元,較5月1日數據下降約92%。
筆者查了下全球熱度指數,下滑特別明顯:5月第二周NFT全球熱度指數較1月中旬下降近7成。順便看了下地區搜索熱度(全球范圍),真是有意外發現:國內搜索名列前茅(第3),其實從全球范圍看,就是亞太區對NFT熱度最高。鬧了半天,這玩意其實就是國人自己炒起來的吧?
NFT和元宇宙到底有沒有價值,有多大價值,現在真的不好說。就跟加密貨幣一樣,大起大落這么多年,大家也都習慣了吧。
這里有個哲學問題筆者認為很關鍵,不管怎么虛擬,最后也是現實世界的照搬,只不過換了個場景。投資有句話叫“太陽下沒有新鮮事”,說的是人性不變。只要還是人來做事情,其實模式大同小異。這里牽扯到哲學問題不做探討。
中金公司認為,NFT是在區塊鏈技術支持下的加密數字憑證,構成元宇宙經濟體系重要底層設施。中金認為目前國內市場開放性相對不足,監管將逐步規范NFT行業健康發展。
4月13日,多部門聯合呼吁會員單位共同發起倡議,倡議內容包括“保護底層商品的知識產權”、“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等,對NFT相關個股有一定的影響。
筆者按Choice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的基本面情況梳理NFT概念個股。從估值水平、盈利水平以及機構持倉來分析,整體情況如下表。
最后篩選出這些:元隆雅圖、曲江文旅、奧飛娛樂、浙文互聯。
有意思的是,如果從申萬行業去分類,這些不少屬于傳媒板塊。
從近期賣方研報來看,傳媒板塊已經逐漸進入機構視野。傳媒除了電影外還有游戲、廣告公關等,而這些行業的公司和元宇宙、NFT沾邊的挺多的。
以游戲板塊來說,別看在國內最近經常有負面報道,但實際上海外表現非常棒,占據全球近半壁江山。下面的數據是國內游戲公司4月在海外的表現。
4月38個中國廠商合計吸金超過23億美元。5月9日,Sensor Tower公布了2022年4月中國手游發行商在全球App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本月共38個中國廠商入圍全球手游發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計吸金超過23億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發行商收入41.8%。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好點的游戲廠商都在港股。
傳媒這一塊,國內的關鍵在于政策。而業績和用戶基礎方面都沒什么問題。所以筆者認為,最起碼在常態恢復后,可以當成反彈來對待。畢竟傳媒經歷過好幾年的冷淡,現在估值真的不高了。
對于傳媒板塊的分析,詳見筆者5月3日文章《假期票房再創新低,傳媒板塊卻超跌反彈?》。
作者:wkupp(許螣垚)20220521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