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財經全媒體 資訊通研究員萬倩倩 綜合報道
近期,多家機構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元宇宙、虛擬人,NFT等概念題材不斷被炒作,拉動傳媒板塊近期大幅反彈。其中,NFT作為承載物品價值的新型數字憑證,越來越受到投資者
NFT目前主要應用于資產保護和流通層面。收藏品和藝術品二者合計占據NFT交易市場85%的份額,未來元宇宙或成最大舞臺。
機構認為,在NFT發展初期,數字版權公司有望受益,應
數字資產“身份證”,NFT產業鏈結構已成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NFT)是一種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不可復制、篡改、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NFT推動內容價值重估的三重邏輯為:1)解決版權保護痛點;2)重塑資產流通性;3)加速數字資產化。
產業鏈結構基本形成,應用范圍逐步拓寬。NFT行業產業鏈由基礎設施層、項目創作層和衍生應用層構成。其中基礎設施層為 NFT 的鑄造、發行和交易提供區塊鏈和存儲技術支持,項目創作層即為發行平臺,衍生應用層則是對鑄造出的 NFT 項目的衍生應用。
海外NFT 2018年出現短期繁榮,2021年概念爆發。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2018年,NFT的銷售出現了短期的繁榮,2019 年進入泡沫化的谷底期,2020年市場略微回暖,2021年NFT 市場再次出現了火熱的表象。
據 DappRadar 統計,NFT 銷售額于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達25億美元,遠高于2020年上半年的1370萬美元。
國內NFT市場發展慢于海外,約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活躍。如字節跳動推出 “TikTok Top Moments”系列NFT、騰訊發放公司周年紈念版NFT、小紅書推出數字藏品平臺等。
國內數字藏品市場熱潮再起,迎來多位重磅參與者。1月5日,嗶哩嗶哩宣布發布首款數字藝術頭像“鴿德”,并正式開放報名。1月6日,安踏發布以北京冬奧會為主題的數字藏品。1月8日,泰康在線宣布,已于近日發布保險業首個數字藏品;起點讀書則發售國內首個網文數字藏品。
版權等領域相關政策持續推動。2021 年,區塊鏈被正式列入到“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產業。12月29日,國家版權局印發《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文件中提到要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
NFT在數字版權運營領域的應用有望率先落地。由于區塊鏈技術的信息上鏈、內容不可篡改、記錄可追溯等特點,NFT化的數字作品大大降低了版權確認、使用追蹤、溯源的難度和成本。且對于部分內容平臺,可以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收藏品為NFT最大舞臺,數字藏品更符合監管要求目前NFT項目主要集中在數字收藏品、游戲資產與虛擬世界元宇宙三大領域,。
收藏品為NFT應用主要領域,具有更好流通屬性。根據 Nonfungible 統計,收藏品、藝術和游戲為 NFT 主要應用領域,2021Q3NFT在收藏品領域應用占比超過75%。
與NFT相比,數字藏品弱化了NFT的交易屬性,更符合監管要求。海外NFT資產基于虛擬貨幣進行交易,而在去年9月,央行等10部委聯合發文防范虛擬貨幣炒作風險。數字藏品平臺推出數字藏品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幫助創作者維護應有的權益,所以中國的數字藏品沒有開放二次交易這一環節,僅支持個人收藏及使用或無償轉讓等功能,也因此更符合監管要求。
數字藏品可以創造新的商業機會。數字藏品可以用于藝術、游戲、時尚、供應鏈、房地產、媒體、娛樂、體育、公益等場景,相關行業內企業也出現了數字藏品業務的布局廠商。
信達證券認為,與國外不同,國內基礎設施層與項目創作層的發行平臺形成緊密的綁定或合作關系,國內大多數數字藏品項目都是在發行平臺發行,而非基于區塊鏈通過官網或社交網站自主發行。建議
國泰君安認為,NFT及其相關技術將構成下一代互聯網經濟體系的基礎,初期數字版權類公司將率先受益。
機構
騰訊控股(0700.HK):公司具備平臺化優勢,且擁有 TME、閱文集團等多個數字版權“發源地”,國際領先的游戲開發及發行實力使得區塊鏈游戲出海成為可能。此外,“幻核”App 已發售多款 NFT 資產,在 NFT 方面的布局擁有先發優勢。
視覺中國(000681.SZ):NFT技術使得圖片版權更為明晰,其中具有收藏價值的珍貴作品或借助NFT基礎獲得價值重估。同時,公司打造的500px攝影社區在 NFT 的幫助下將使創作者資產得到有力保障。
芒果超媒(300413.SZ):公司正探索搭建芒果元宇宙平臺,目前已布局數字藏品與虛擬數字人相關方向。作為傳媒內容制作龍頭,芒果積累了眾多優質IP內容,具備圍繞優質IP打造系列化數字藏品的優勢,將為現有優質內容帶來價值重估。
(報告來源:國泰君安、信達證券、安信證券、東方證券;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