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長期以來一直擅長創造商品。看到那邊的鵝卵石了嗎?這塊鵝卵石比其他所有的鵝卵石都要好,如果你拿東西和我交換,這塊鵝卵石就永遠都是你的了。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很快便能創造出一個鵝卵石市場,鵝卵石社群,滿是鵝卵石投機商、鵝卵石交易和鵝卵石藝術家的展覽會和拍賣會。
人類或者任何生物將物體或經驗商品化的深層進化原因并非顯而易見。這可能是一種維持社會交往、增強凝聚力的表現,有助于在群體中更有效地分配糧食和資源;這也可能反映出個體繁衍后代所需的體力及腦力。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在達爾文主義自然選擇編織而成的錯綜復雜的網絡中,這種行為受到青睞,順應這種趨勢的人具有微弱的遺傳優勢。
使這種行為特征更加難以理解的,是它讓個體或不同物種付出的代價: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當今最顯著、最令人擔憂的事情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或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下文簡稱 NFT)* 等商品的出現 [ 1 ] 。簡單來說,正如加密貨幣有著絕對的安全性和公正性,NFT 是一種為數字資產賦予可靠信息源和所有權的媒介。數字資產可以是圖片、視頻或是混合數字體驗。
許多人已對加密貨幣的巨大能源需求表示不滿 [ 2 ] ,現在人們抱怨 NFT 市場的增長極不合理。這是因為兩種商品都使用到區塊鏈 ** 這個強大的防篡改賬簿系統 [ 3 ] 。區塊鏈技術故意設計了海量運算,且數據存儲在許多計算機網絡節點上,因能源消耗量大而敗壞名聲。據估計,創建和買賣像比特幣 ** 這樣的加密貨幣所用的能源相當于瑞典這個國家的能源消耗總量,而這還不包括計算機硬件對環境的影響 [ 4 ] 。
* 譯者注
* 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或稱虛擬貨幣)的一種,運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NFT(或稱不可替代代幣)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加密貨幣,具有不可分割、獨一無二、不可互換的特點。
** 區塊鏈(Blockchain)是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共享數據庫,相當于一個數字賬本,具有交易溯源、公開透明、全程留痕、不可篡改等特點。比特幣(Bitcoin)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也是一種加密數字貨幣。
- Oleg Kelt NFT -
加密貨幣或許有實際用途,但 NFT(目前來說)不具有任何我們能聯想到的社會或文化價值。長遠來看,為數字藝術品賦予永久所有權或溯源信息也許會有價值,但目前大眾能夠想起的 NFT 產品只有 " 胖企鵝 "(Pudgy Penguins) [ 5 ] 及可賣出 120 萬美元的高像素版 " 彩虹貓 "(Nyan Cat) [ 6 ] *,交易價格之高令悲觀投資者咋舌。同類產品的爆炸性增長每天都會出現,它們同樣具有投機性,令人困惑不解。
NFT 的生產和交易是一個切實的全球負擔,它促使著區塊鏈背后的人們努力改善他們的環保形象。以太坊公司(Ethereum,支持加密貨幣和 NFT 交易)表示,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改變核心方法減少 99% 以上的能源消耗 [ 7 ] 。這一改變可以在不使用過多計算機硬件和電力的情況下讓更多有志的貨幣 " 礦工 "** 參與挖礦。
*" 胖企鵝 " 和 " 彩虹貓 " 均為 NFT 市場中的數字藝術品。
** 此處為比喻用法。人們通常把虛擬貨幣比作 " 金礦 "," 礦工 " 則是運用貨幣挖礦機設備參與挖掘虛擬貨幣的人。
這聽起來很棒,但是要理解這些變化的本質并不容易,因為區塊鏈的整體概念來源于體現在計算機硬件和算法中的 " 工作量證明 "(proof of work)或 " 權益證明 "(proof of stake)這樣異常晦澀難懂的概念。我們還不知道,其他公司是否會效仿此做法,或是能否在不影響區塊鏈自身可靠性這一最大優勢的情況下完全廢除高耗能部件的使用 [ 8 ] 。
不過,更重要的問題和出現在我們信息世界中的這些 " 新貴 " 關系不大,而是關乎人類整體的發展軌跡。任何無止境生長并制造耗能活動的物種未必都會有好結果。好情況是,該物種會伴隨著深刻的懲戒性教訓經歷盛衰輪替。壞情況是,這樣的物種無法在未來生存下去。或許 NFT 和加密貨幣本身不是導致未來崩潰的原因,但它們已成為令我們擔憂的癥狀。和所有癥狀一樣,它們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因為問題的根源可能更為隱蔽——它隱藏在數字信息本身的結構之中。
自然界由可替代物(相同且完全可交換)和不可替代物(獨一無二,無法交換)構成。舉例來說,你是一筆不可替代的資產。每個人都是復雜的、有意義的實體,有著獨特的個人歷史以及變幻莫測的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和地球上其他生命體或生命系統沒什么不同。即便是無休止繁殖的細菌或不斷復制的病毒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基因序列以及環境的微小變化創造了自然選擇作用下的神奇多樣性 [ 9 ] 。
然而,在這一切背后,我們認為宇宙是由完全可替代的事物組成的。一個光量子(photon)可以和另一個光量子完全相同,并且被其取代 [ 10 ] 。即使像電子那樣的基本粒子嚴格來說不能夠占據相同的量子態(quantum state)*,它們仍然可以隨時互換,而且不會有人看出其中的差異。
原子中電子所處的狀態決定元素的性質,而電子的狀態是由四個量子數來表征的。根據泡利(Wolfgang E. Pauli,1900-1958)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子占據同一個狀態,即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子具有相同的一組量子數。
奇怪的事實是,宇宙就像一臺機器,把可替代物變為不可替代物。它吸納相似的原子,組合成愈發復雜且互不相同的分子。每個結構復雜的分子更加不可能在可見宇宙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對象。換句話說,自然界不需要 NFT 來標記事物——這些記錄已經嵌入到任何足夠復雜的物質中了。
相比之下,雖然通過由 1 和 0 組成的代碼,我們創造出了由包含成千上萬個原子的晶體管或磁點構成的數字世界,但它們本質上是可替換的。我們已經有效地破解了自然界的不可替代性。數據資料可以通過數字形式完美再現,數字副本和原件一樣完好。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我們從數字化中獲得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正是這一特質引發了我們今后所面臨的安全危機和所有權問題,對人類、能源及地球造成了負擔。只有依靠更多的資料、加密技術、復式裝置以及更多的計算機硬件和高耗能計算,才能追蹤容易復制的數據。
可是,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以不同的方式構建事物會怎么樣呢?如果一個數字位不僅僅是一個 1 或 0,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呢?就以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來舉例說吧。該雕像是用一塊托斯卡納(位于意大利中西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這塊大理石源于數十億個海洋微生物的碳酸鈣沉積物,經高溫和高壓轉化成光滑、半透明的形態。這座雕像中的每一塊顆粒都具有自身復雜的結晶結構、經受的侵蝕作用和同位素構成,這些特征都標志著它們的獨特來歷。從表面上看,這座雕像是可以被仿制的,并且已經被仿制了無數次;但是觀察足夠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它必然是完全不可替代的。
如果數據片段更像是米開朗基羅大理石里的顆粒,那么 NFT 這一概念就變得沒有意義了。每個數據片段都有自身唯一可追溯的痕跡,不需要添加額外的不可替代標記。這就引起了可能令人擔憂的事情:在大量吸收數字化的紅利時,我們被新型工具和財富所誘惑,進入了投機的陷阱。因此,我們正面臨著 " 萬能修補工作 ",不得不想辦法在數據中添加具有追溯力的不可替代標記,以此代替事物本質上的不可替代性。
我不知道不可替代電子數據看起來會是什么樣子。或許已經有人把它們創造出來了。也許它們太過累贅,可以讓我們的計算機世界倒退幾十年。但是我們必須采取一些激進的措施。如果不這么做,區塊鏈的使用將會產生災難性的環境影響,因為其污染環境的速度可能超過任何向零碳能源生產過渡的轉型速度。若關于可替代性的核心問題得不到解決,不管我們創造什么來補救日益混淆的現實(現實世界中的商品和虛擬世界中的商品相交匯)這座危墻,結果都是一樣的。
當然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法:在我們制定出合適的方案之前不再重復發明像貨幣或證明這樣的東西。這聽起來是個異常保守的處理方式;總的來說,以安全、分散的方式進行自由貿易或保留數據所有權是一件極好的事。區塊鏈很靈活,有助于彌補不可替代數據的缺口。但對我們來說這是在糟糕的時機給地球帶來了又一個快速增長的負擔。在人類找到能夠完全利用太陽能、核能等能源實現清潔生產之前,暫時擱置像 NFT 這樣的發展計劃(或者對數字不可替代性的基本要素進行反思和改造)會更有作用。對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論而言,為了追求無意義的非同質化代幣這樣的加密貨幣資產而斷絕我們的后代是一種宇宙級災難。就目前來說,未來仍像是一件商品,可以被更好的東西取代。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verge.com/22310188/nft-explainer-what-is-blockchain-crypto-art-faq
2.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9/03/climate/bitcoin-carbon-footprint-electricity.html
3.https://nautil.us/the-robot-economy-will-run-on-blockchain-7747/
4.https://nautil.us/the-bitcoin-paradox-6883/
5.https://www.pudgypenguins.io/
6.hhttps://foundation.app/@NyanCat/foundation/219
7.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23/ethereum-closes-in-on-long-sought-fix-to-cut-energy-use-over-99
8.https://nautil.us/why-new-york-city-needs-its-own-cryptocurrency-7078/
9.https://nautil.us/the-strange-inevitability-of-evolution-2666/
10.https://nautil.us/a-lexicon-of-light-8621/
作者:Caleb Scharf | 翻譯:蘇蘇
以上內容由"神經現實"上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