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玩了很久了,閑來無事,想開一個感受帖,聊一下國內數藏的事情,大家最想問的莫過于他是不是在割韭菜? 個人認為里面肯定在割韭菜,大家都說賺錢,很少聽見說賠錢,那到底誰虧?誰在買單?
先和大家說一下,數字藏品是根據國外的NFT演化而來,NFT基本和區塊鏈掛鉤,大家只關心它能不能讓我賺到錢,忽視了它對其他應用作出的貢獻,比如金融機構,慈善捐助管理的透明化等。言歸正題,NFT它到底是個啥東西?我打個最簡單的故事,假如,你購買了一個NFT的藝術品,比如說一張JPG圖像,你不會害怕它是贗品或者是復制品,因為你對它保留所有權,已經寫在了NFT的底層區塊鏈上,NFT所有權的更迭都會在區塊鏈上公開,透明,無法更改,它好比是能給你數字資產提供一個身份證明,它只屬于你一個人。
NFT的交易方式在國內是被嚴令禁止的,所以目前國內數字藏品它應該被準確的成為NFR,被資本洗白了,符合國內的法規,我認識很多玩幣圈的,剛開始根本就看不上國內的數字圈,沒成想能一躍而起大有鯉魚跳龍門的姿態。我覺得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年齡段和價格。其一,我問過很多人,平均年齡都在18-25歲。其二,門檻的價格實在是過于低,一般發行十幾塊幾十塊的數字藏品都能在加價后買到成百上千塊錢,可以說是百倍也是比較容易的。打比方原價39元的2022年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在拍賣平臺上的標價高達314.9萬,結果第二天,螞蟻鏈就緊急向外發布個聲明,叫停價格不要繼續炒作。再比如唯一的盲盒199,能炒到1W多,幻藏要出合成,昨天的奶龍直沖1.2W以上等。(結尾會發上昨天的收益圖)
看來它真的能讓人賺錢對吧?物來順應,它可以急速的拉開貧富差距,這對于剛剛成年的人是無法抵擋的一塊奶酪,拿我自己來說,作為90后,見過炒股票的,炒比特幣的,在到數藏,可以說數藏確實是投資小,快進快出短期回報率高的物品,這就是它的魅力,大家會根據各大平臺的邀新政策不斷的拉取人頭進軍這個行業,美名其曰:賺錢。這種裂變方式比最開始的拼夕夕還拼夕夕,畢竟一個是真的給,一個是超小幾率發放,甚至直接給好運福包來敷衍。
如果你看到這里,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想去試一試,那我勸你,年輕人不妨大膽一些,你現在不去給別人當韭菜,晚了就沒機會啦。數藏我見過有讓那些大學生擔保群主一年來收入1300萬,500萬的都有,見過后續來的人日夜不眠不休的注冊了80多個平臺,看見一個抽獎活動就點進去,平臺發新品就花錢買,投資了幾萬下去,以為自己明天就能變土豪,結果平臺跑路的,或者買了以后原價都賣不出去的,或者運氣爆棚,搶到某大臺的,因為不知道價格,隨便掛上去被順秒,掐著大腿直喊少賺了幾千塊,又后者在某魚交易,貨給了別人,對方卻點了退貨,最后判對方勝利,賠了夫人又折兵。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個時候你想入進來,一定要明白數字藏品仍然存在版權問題,除了阿里拍賣那種明確了持有者擁有一定的版權外,其他平臺都對版權進行了保留,用戶拿到手里僅僅是一個藏品,平臺都需要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可以使用銀行卡、
不是所有平臺都是安全的,這就和加密交易所一樣,主要還得看國內發展情況和政策趨勢,另外目前對數字藏品銷售平臺來說,投資者還是要去尋找有實力的平臺,對于知名度不高的平臺盡量避免。由于用戶是沒有私鑰的,如果后期平臺被迫關閉,那么用戶也就一無所有,因此選擇國內大平臺比較重要。如阿里拍賣(90天轉贈),支付寶的鯨探(180天后可轉贈),騰訊的幻核(貴,暫未開放轉贈和交易),唯一藝術,優版權等
我身邊的賠錢的少只是因為我們進來的早,現在太多山寨平臺迎風而起,隨便在網上找些不知名的畫家,弄點潮流的頭像就開始掛售19.9,亦或者根據某IP的動漫人物,作出相似的蹭熱度行為,更可怕的是有一些明顯P出來的四不像,隨便寫個故事編纂,打造出來獨立的IP來進行圈錢行為。正是因為它的低投資才會被這些平臺一次鉆了空子,最后國內魚龍混雜對數字藏品的探索勸解各位謹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愿疫情早日退去,國強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