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游戲業界的目光被NFT這種全新的營收方式吸引了。作為2021年加密數字行業的頂流概念,NFT市場從小眾到出圈僅僅用了幾個月時間,更是跨越了藝術品收藏、游戲、社交等多個領域,還在不斷以巨額成交價格刺激著游戲發行商的神經。如果說之前在NFT和GameFi領域最火的是Axie Infinity,那么最近鏈游方面的市場熱度轉向OEC鏈上。作為頭部交易所之一開發的公鏈,OEC在鏈游方面已經涌現出幾大爆款,且還有不少新項目還路上。
對于游戲行業來說,在2020年短暫的疫情紅利過去后,市場在2021年延續了2020年以前的下滑趨勢。根據研究機構Newzoo發布的報告,2021年全球游戲市場將收獲來自消費者的1758億美元收入,同比下降1.1%。該下降來自于PC及主機市場,其年收入分別將同比下降2.8%至359億美元及492億美元(-8.9%)。
游戲廠商如何賺玩家的錢一直是一個受到游戲業界關注的問題。在游戲行業發展的早期,游戲廠商盈利的主要方式是銷售游戲本身,這也是目前主流游戲廠商采用的方式。以育碧為例,《幽靈行動:斷點》售價59.99美元,國區售價人民幣298元。
除了游戲本身外,游戲的附加內容,即可下載內容 (Downloadable content,DLC)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幽靈行動:斷點》首年季票DLC包含了數個可游玩的新任務,售價19.99美元,國區售價人民幣198元。
另外,游戲廠商也會經常推出小型DLC來獲得收入。這些小型DLC可能是任務、道具或裝飾品,也可能是游戲內貨幣。《幽靈行動:斷點》并未直接銷售裝飾品和皮膚,但推出了可用于在游戲內購買皮膚的代幣包,售價從4.99美元到79.99美元不等。這種收費方式往往被稱為“微交易”,取其金額較小,但交易頻率較其他方式更高之意。不少免費游戲和手機游戲采用了這種銷售方式,也被稱為內購、氪金或道具收費。從定義來看,游戲廠商發售NFT也可以算作微交易的一種,不過是將游戲內無差別的游戲道具變成了不可復制的NFT而已。育碧在《幽靈行動:斷點》中發行的NFT在游戲內的作用是對玩家的裝備外形進行修改,玩家也可以在游戲內商店利用付費的代幣買到同類道具。
與實體收藏品不同,游戲里的數字物品似乎沒有任何歷史和文化價值,玩家為什么要花錢購買游戲NFT呢?
1997年,EA發行了世界上運營時間最久的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網絡創世紀》(Ultima Online)。這款游戲中最熱門的道具是一坨沒有任何效果的馬糞。由于其稀有性,玩家們爭相在游戲中炫耀自己擁有馬糞,沒有的玩家則會不遺余力的試圖獲得它,游戲外該道具的售價一度高達數百美元。
NFT的價值來源和上面說的馬糞相似,都來自于其稀有性和獨特性。為了提高玩家對NFT的收集欲,開發商也可以采取和游戲道具相似的發放方式,而非單純的空投或銷售。作為開源、開放的公鏈,OEC一直在DeFi、NFT、GameFi等領域持續接入優質資產。
除了在特定時間獲取限量的NFT之外,游戲開發商也可以為玩家提供基于社交的NFT,例如《魔獸世界》提供的戰友招募獎勵,隨著被招募者等級提升,招募者可以獲得數個特有的寵物和坐騎獎勵。除此之外,依據玩家技巧和成就向玩家發放獎勵也是常用的發放稀有游戲道具的手段。
與久經考驗的稀有道具獎勵機制相比,現階段游戲行業對NFT的發放機制、交易方式、獎勵模式都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一方面,玩家對NFT的價值有不少疑慮,另一方面,反NFT逐漸成為了玩家圈子的“政治正確”,想要利用NFT賺到玩家的錢,游戲廠商還有不少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