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數字藏品:割韭菜的刀,還是下一波文旅新風口?
數字藏品,能成為文旅人的救命稻草嗎?
在當下文旅市場接近冰凍的狀態下,還能用哪些方式激活市場?許多走在前沿的文旅人,將目光投向了“數字藏品”。
這股當下熱捧的全新互聯網時代浪潮——元宇宙,究竟能為文旅帶來什么?
# 文旅企業爭先嘗鮮NFT越來越多的文旅商家、博物館等,搭上了數字藏品的快車。
今年4月22日,同程旅行宣布,在品牌升級2周年之際,發布以品牌IP飛兒萌形象為核心的限量NFT數字藏品——“造夢哲學”系列。“造夢哲學”NFT數字藏品是基于騰訊云「至信鏈」技術發行,總發行2000份。該NFT數字藏品于4月22日10點正式開啟預約。
“造夢哲學”NFT數字藏品以飛兒萌「造夢的飛艇」IP為核心形象。基于Z世代文化,每一件藏品還被賦予了一個關于「旅行夢」的故事。同程旅行還結合時下備受追捧的盲盒玩法,專門發行了4款世界地球日隱藏款的NFT數字藏品。
同樣嘗鮮的還有春秋航空,早在2月22日,春秋航空在NFT中國平臺發布航空業首批限量NFT數字藏品,發行5款,每款20枚,全球限量100枚。此次數字藏品發售的全部收益,將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春秋讓愛飛翔專項基金用于公益慈善項目。
# 博物館文創:搭上數字藏品快車道除了文旅企業,越來越多博物館也非常熱衷和數字藏品綁定。河南博物院的3D版數字文創“婦好鴞尊”上線秒空,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宇宙·千宮系列”數字藏品總營收超過60萬元,湖北省博物館將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制成數字文物限量萬份3秒售罄……數字藏品的生意,似乎具有極大可行性。
2022年農歷新年前夕,一年一度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更是聯合24家博物館(院)在支付寶旗下的數字藏品平臺鯨探發布源自“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鎮館之寶”的3D數字藏品。
而博物館之所以紛紛涌入數字藏品賽道,實則是為了開發年輕游客,吸引更多90-00后的到來。畢竟藏品和博物館,有著天然的聯系,而對于已經習慣了AR和云直播的觀眾來說, “云游博物館”也大不如文旅類、非遺類的數字藏品來得更獨特新鮮。
玩得最花的,還有法國網球公開賽。
今年在羅蘭-加洛斯拉開序幕的法網,發行了自己的NFT產品——通過提供獨特的Web 3.0體驗來進行創新,并展示了其通過融合傳統體育與數字媒體的創新能力。具體點來說:法網通過出售5000個編號和設計均獨一無二的NFT,來為球迷提供令人驚嘆的虛擬體驗,和贏得眾多特殊獎勵的可能。
法網的NFT項目名字是:「RG Game, Seat Match」,意思為:「法網的一局、座椅和一場比賽」。在網球比賽中,「Game, Set Match」是主裁判比賽結束時的報分標準用語,Set在這里被換成了Seat,也就是座椅這個單詞,而這也是此次法網NFT的重點:和座椅相關。
此次,法網一共發行了5000個NFT,每個售價200歐元,總計100萬歐元。這5000個NFT,每個都會對應菲利普-夏蒂埃球場的一個虛擬編號的座椅。NFT的持有者將會獲得獨一無二的體驗和福利(Unique experience and perks),其中包括:
訪問法網舉辦地羅蘭-加洛斯的虛擬中央球場——菲利普-夏蒂埃球場;
贏得菲利普-夏蒂埃球場比賽用球的機會,并通過NFT形式的數字證書進行身份驗證;
通過抽獎獲得獨一無二的線下體驗,例如在羅蘭-加洛斯的球場打球、贏取未來法網和巴黎大師賽的門票、與職業球員會面、參觀法網的后臺或者參加全球其他主要網球賽事等等;
可以說,法網的此次NFT項目,很好的結合了賽事數據本身,并充分利用比賽數據的隨機性,創造出盲盒的效果。同時,利用NFT大大提高了關聯目的地的吸引力。
這無疑給數字藏品能否引流目的地給了一個良好的范本。
# 光環伴隨著爭議:是韭菜還是風口?雖然數字藏品的大風刮得甚囂塵上,但圍繞數字藏品的爭議也一直不斷。
以區塊鏈、物聯網、數字孿生、數字藏品/NFT等為核心的元宇宙,一直被視為互聯網下一階段(Web3.0)的代名詞。比起虛幻的元宇宙,頗有風險的炒幣,數字藏品似乎更能打動人,是區塊鏈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
據了解,在國外已經有成熟的NFT交易市場,如Opensea 、Rarible、SuperRare等。而在國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9月24日發布的通知,則全面禁止與虛擬貨幣結算和提供交易者信息有關的服務,因此NFT的數字藏品不能在國內進行交易買賣。阿里、騰訊旗下的數字藏品平臺都明確表示,用戶不得將數字藏品用于任何商業用途,請勿對數字藏品進行炒作、場外交易。
目前鯨探平臺上的產品定價屬于非盈利的定價,價格都維持在成本線上。對于已經推出數字藏品的博物館來說,相關收入僅占極少的一部分,對博物館線下文創收入而言沒有任何影響。
這一觀點在早前曲江文旅發布的一則股票交易異動公告中也得到證實,公告顯示,近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西安城墻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分別推出數字藏品,目前該項收入在公司年度營收中占比尚不到1%。
由于監管政策的差異,國內的相關發行平臺主要還是以大的網絡平臺為主,本質是私有區塊鏈。文旅數字藏品發行也主要依賴于大的發行平臺,假如平臺垮臺,消費者手中的文旅數字藏品是否會面臨歸零的問題,由此可能引發的系列問題,也值得思考。
近來,微信整治數字藏品相關公眾號及小程序的事件引發業界關注。騰訊微信團隊表示:“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為規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日對炒作、二次售賣數字藏品的公眾號及小程序進行規范化整治。
對于文旅企業來說,數字藏品是機遇,但更重要的是,在追逐風口的同時,也要看清風險。相信隨著法律和監管體系的建立健全和市場的推進,未來數字藏品市場一定會向著更加安全合法合規的方向發展。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推薦閱讀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