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與NFT的出現,讓原本很難理解的區塊鏈變得簡單清楚,它不再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虛擬貨幣,而是將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鏈接起來,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下工作生活。
最近英國一名12歲的男孩本雅明火了,他在暑假期間畫了一系列的畫作,并在網上以數字藏品的形式進行出售,不到9小時就全部售完,賺取的虛擬貨幣價值相當于250萬人民幣。
這些畫算不上很高端的藝術佳作,而是由密密麻麻的像素組成各種形狀各異的鯨魚,每條鯨魚都有自己的裝飾跟配色,就像我們經常聊天的跟別人發送的表情包一樣。而這套Weird Whales,總共有3350只形態顏色各異的鯨魚。
本雅明從去年6月份放暑假開始,先畫出了各種不同顏色的鯨魚以及鯨魚裝飾的配件。利用Python寫了腳本將這些鯨魚重新組合排列,并自動生成數字藏品出售所需要的標簽信息。在網上經過一輪銷售之后,還可以進行二次交易,而二次交易小本雅明都可以獲得2.5%的版稅抽成。
那到底是什么人在買這些畫呢?這就要從NFT說起,那什么是NFT呢
之前我們的文章有講過NFT是什么,NFT是非同質化代幣,每個幣唯一且獨特的標識,最小單位就是1,有唯一的身份證號,就像我們一樣有自己特有的身份證。NFT就相當于數字資產的“身份證”。擁有一枚NFT就能證明你對它指向的這個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區塊鏈上的數據無法偽造,而且隨時可以進行鑒定,這就確保買到的NFT是正品,而且具有稀缺性,因此廣受收藏愛好者的好評。
其實,“萬物即可NFT”,它可以是一張Gif表情,一段音頻、視頻或一段代碼。NFT在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陣地,其中藝術品方面特別突出,而收藏品與藝術品就貢獻了96%的交易量(分別是48%和43%)。目前許多平臺都加入了NFT,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售相關藝術作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NFT還會滲透到普通人生活方方面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