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鏈nft數藏(shiliannft.com)報道,在5月16日下午4點26分,元寶數字藏品平臺珍寶館正式首發我國書畫史上一位巨匠文徵明的作品。該作品全名《擬李營丘枯木窠石圖》,簡稱“松樹圖”。已拿到數字藏品版權獨家授權,上億元真品公鏈鑄造,全球限量10000份,元寶首發5000份,每人限購2份,創世令牌用戶可行使加倍購買特權。
提起文徵明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四個天天搖著扇子招搖過市的風流才子之一。
與唐伯虎、祝允明、徐禎卿這三人的自幼聰慧不同,文徵明生性遲鈍,七歲時還不會說話,十八歲被老師批評其字不佳,評價為三等。因此文徵明開始精研書法,刻意臨學。二十七年里九赴鄉試,卻始終是個沒有中舉的秀才。后來由蘇州巡撫舉薦,授翰林院待詔。只三年便辭官,從此不再入仕。
這樣一個生而不慧、仕途坎坷的文人,卻能沉得住氣,在明代書畫界開創一片自己的天地,詩、文、書、畫無一不精。
文徵明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門畫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并譽為“吳中三家”,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為明代繼沈周之后的“吳門畫派”和文壇領袖,弟子眾多,對當時和后世影響巨大。
由于明初政治的復古政策和嚴峻措施,促成畫壇保守主義的興起,宋畫之風成為明初宮廷繪畫的主流,故明人學畫常以宋畫為基礎。文徵明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其“細文”師法元之趙孟頫及王蒙,多以簡淡仿古青綠或繁復之筆意,呈現詩意或田園之景;“粗文”師法沈周,線條飽含張力,多方折之筆。然從文獻資料與文氏流傳畫跡看,其對古代興趣涉獵甚廣,亦收藏或臨摹過宋人畫作,并非限于通常所認為的文人畫范疇。
此次,元寶數字藏品平臺首發文徵明作品,也是踐行元寶對于數字藏品的精品化戰略。通過元寶數字藏品平臺,文徵明這樣的書畫大師的作品可以讓元寶用戶近距離欣賞,利用公鏈鑄造,保障數字藏品媲美實物的真正價值,讓作品永遠鑄造在區塊鏈上,并在未來的元宇宙里留存。
值此首發之際,元寶數字藏品平臺為元寶3D創世令牌進行了超強賦能。創世令牌代表了元寶用戶的身份和權利,享有白名單(平臺所有藏品優先購半小時購買,多令牌可疊加);特價權;平臺DAO治理權;多買權(限購藏品每個令牌可多買一份,多令牌可疊加);令牌身份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