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鏈NFT數藏(shiliannft.com)報道,近幾年一來,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熱,數字藏品也一躍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新鮮概念。數字藏品吸引了文物界、傳媒界以及互聯網企業等紛紛入局,越發令人關注。據《中國經濟網》報告,目前我國數字藏品發行平臺的數量超過1000家,類似于猿猴、共同的家等數字藏品也紛紛涌現在數字市場上。2021年我國總計發售數字藏品的數量約為456萬份,總發行價值約為1.5億元。
在國內,NFT更多地以數字藏品的形式被人們所熟知。事實上,目前國內發行的數字藏品,技術原理與NFT基本一致,但在發行渠道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別。海外市場的NFT大多數是基于公鏈發行來進行確權的,帶有較強的金融屬性。而我國監管部門一直嚴令禁止虛擬貨幣交易或者炒作,在這一大背景下,目前國內的數藏平臺的數字藏品主要依托各平臺旗下的聯盟鏈發行,且大部分主流平臺都禁止數字藏品的二級交易,弱化其金融屬性,降低了數字藏品流通帶來的炒作風險。
也就是說,作為元宇宙概念中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現階段的數字藏品仍是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概念,不同的參與者還在不斷地豐富其含義。而我們對待新技術、新概念,既要大膽地去擁抱它但又不能過分縱容,既要鼓勵創新也要約束其避免出界。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數字藏品有望成為許多領域中釋放資產流動性的重要手段與渠道,重點就在于如何利用好區塊鏈技術,在符合國家要求及規定的前提下,打造更加開放和自由的數藏平臺。如今看來,數字藏品的合規發展,需要數字藏品市場的各個參與方的共同努力。既要平臺本身加強自律,監管機構也要加強對數藏平臺的監察力度,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條例對數字藏品進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