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鏈nft數藏報道(shiliannft.com),為什么說數字藏品市場很亂?數字藏品市場存在什么問題呢?近年來數字藏品火爆后,越來越多的平臺都爭相發布自己的數字藏品,而且有很多數字藏品一發布就售空了,是非常搶手的,那么為何會有人說數藏的市場很亂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是啥原因造成的。
為什么說數字藏品市場很亂?數字藏品市場存在什么問題呢?
交易泡沫虛高。數字藏品的唯一性和稀缺性,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有固定的消費群體、有巨大溢價的空間、且監管相對滯后,種種“有利因素”之下,早已讓炒家嗅到了投機炒作的味道。一時間,數字藏品的二級交易市場亂象環生。數字藏品在大量資本和“職業玩家”的無序涌入下,不僅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而且更鼓吹起一個隱形且巨大的泡沫。
目前來看,數字藏品玩家中,有相當一部分“投機分子”,通過低買高賣賺錢差額利潤。以BAYC猿猴頭像為例,在發行初期,一個猿猴頭像的價格為0.08 ETH。而后隨著許多名人的“帶貨”,BAYC的價格也水漲船高。2021年8月26日, Ape 9361被一位“巨鯨”以500以太幣(160萬美元,約合1020萬人民幣元)的價格收入囊中,打破BAYC系列的最高價。實際上,在2個月前它曾以55個以太幣的價格售出。
市場監管缺乏。由于數字藏品市場剛剛興起,各種規章制度不完善,市場監管責任不明確,目前數字藏品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機制。即便被盜、被騙也無法挽回損失。
消費者投機心里普遍存在。從目前來看,購買數字藏品的消費者主要是 18-30 歲的年輕人,其中有相當部分的是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他們之中很多人抱有投機心態,無論供應平臺是否合規,無論數字藏品是否可以傳播,無論數字藏品是否具有藝術價值,都會跟風投資。據了解,部分消費者已經花費超過50萬元購買了數字藏品并押注于其中后期國家將進入二級炒作,一夜暴富。
沒有合法的二級市場,數字藏品騙局叢生。據悉,目前國內尚未開放數字藏品二級市場交易,只有轉贈功能。因此,大部分的操作都是在灰色地帶進行。無論是掛二手交易網站還是在群聊中交易,都是通過線下支付的方式去完成,一旦有交易欺詐等事件發生,這對炒作者而言是沒有保障的。
數字藏品質量存在隱患。對于發行平臺而言,無論售出的數字藏品質量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藝術價值,都會有消費者購買,從而導致大批低質量的數字藏品銷售,同時還存在藝術品在多個平臺上重復銷售的情況。
平臺管理機制尚不完備。平臺準入機制、管理機制尚不完備。由于大多數銷售平臺沒有自己的區塊鏈技術,與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合作存在風險。雖然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鏈上數據不丟失,但在一些平臺停電期間的生存成為數字藏品市場的風險隱患。
數字藏品行業野蠻長,行業尚處“灰色地帶”。目前,大多數的數字藏品交易更側重于商品形式的“擊鼓傳花”,很大程度上沒有脫離web2.0的電子商務模式。平臺將數字藏品上架,然后再賣給消費者,僅僅只是局限于圖片的買賣,在購買之后很多權益和規則沒有辦法得到實現,因為在國內沒有正式的應用場景去將NFT賦能。
總的來說,數字藏品市場監管缺乏,制度不完善導致藏品被盜了也無法挽回損失;其次是沒有合法的二級市場,數字藏品騙局叢生;數字藏品質量存在隱患,平臺管理機制尚不完備,數字藏品行業野蠻長,行業尚處“灰色地帶”。此外,與虛擬貨幣天然的“近親”關系,還導致數字藏品交易平臺存在合規風險、消費者買賣時存在流動性風險。法律監管的空缺、屬性定義的不明,也使得數字藏品存在金融化傾向及暴漲暴跌、炒作欺詐、非法集資、賭博洗錢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