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火,
NFT數字藏品也已經席卷了全球網絡,成為熱點話題,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支付寶、騰訊、京東、網易都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藏品發行平臺,各地博物館、各大媒體也都紛紛加入其中,推出專屬的數字藏品。2022年虎年春節、元宵節,封面新聞結合中國傳統民俗,創新性推出了“春節限定 瑞虎送福”“虎氣滿滿鬧元宵”“國家公園 東北虎”等系列數字藏品,備受用戶追捧。那么,數字藏品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受到各大公司、媒體和用戶的追捧?媒體們又會如何玩轉這一新興概念?
NFT數字藏品的全稱是Non-Fungible Tokens,中文常翻譯為“不可同質化代幣/不可替代代幣”。簡單地說,NFT是區塊鏈的一個條目,而區塊鏈是類似于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數字賬本技術。NFT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這意味著它可以用來代表獨一無二的東西,比如博物館中的清明上河圖,或者一塊土地的所有權。NFT是數字世界中獨一無二的資產,它同樣可以交易、買賣、贈送,只不過它存在的方式是無形的。2021年3月11日,一個由5000張較小的圖像所組成的數字畫作所有權以超過6900萬美元的拍價售出,意味著這種NFT基于區塊鏈的加密資產在數字收藏品領域開辟了新紀元。

Beeple創作的《每一天:第一個 5000 天》在國內,視覺中國旗下視覺藝術數字藏品平臺“元視覺”的首發藏品《我要上學》限量1萬份,40分鐘內售罄;國畫大師齊白石首個社交化數字藏品《群蝦圖》以 30 萬元落槌價成交;新華社上線20221年新聞攝影報道數字藏品;央視網發布1萬份虎年數字藏品……甚至,在北京冬奧會舉行期間,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NFT盲盒發售,數字盲盒總數為500個,每人限購5個,售價99美元,售出當天的秒無。數字藏品的火熱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NFT盲盒目前,數字藏品出現了包括交易平臺、游戲、體育、音樂、動漫等多個細分賽道,應用邊界不斷擴大。文物、潮玩手辦、畫作、攝影作品、卡牌、表情包等都可以成為數字藏品,用戶可以通過旋轉藏品或是獲取獨有的藏品頁面等方式,來感受收藏的快樂與價值。對于媒體來說,為用戶提供獨一無二的專屬新聞內容,或許就是其數字藏品的價值。2022年虎年來臨之際,封面新聞聯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推出系列獨家報道,探訪虎豹主宰下的野生動物家園,揭秘“天地空”一體化虎豹監測體系,展現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在此基礎上,2021年1月31日,封面新聞推出了“國家公園 東北虎”的數字藏品,限量2022份,一經上線,便被用戶收藏一空。


封面新聞“國家公園 東北虎”數字藏品封面新聞虎年數字藏品采用了封面的云展技術,基于WebGL圖形庫使3D模型能在多端流暢展示與交互,同時還依托了封面的區塊鏈技術和AI技術,利用哈希算法為每一件藏品保證唯一ID提供更安全可信的基石。收藏之后,用戶即可在封面新聞APP的個人頁面“我的數字藏品”中看到自己收藏的數字藏品。


封面新聞“春節限定 瑞虎送福”“虎氣滿滿鬧元宵”數字藏品據封面新聞的項目負責人介紹,他們未來將會與新聞報道領域、文化文博領域、品牌時尚領域相結合,與各個IP形成聯名,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有趣、更具收藏價值的數字藏品,供用戶收藏把玩。原標題:《萬物皆可NFT 媒體如何玩轉?》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