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以4.5億拍出一件NFT作品,在這個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事件發生兩個月后,終于敢聊兩句NFT了。自此之后,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嘉德紛紛推出NFT拍品。近日,佳士得宣布NFT作品《加密龐克》將在5月11日晚拍上拍,這意味著NFT作品已經可以與傳統藝術大師的作品同場競價了。
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NFT,誰都可以找出那段百度百科。落實到應用中,除了成為創作的通道,更是保護原創者權益的方式,版權保護的手段。尤其是真正的NFT作品的原創者,可以享有作品每次換手時一定比例的分成,這著實是極大的誘惑。這個概念并不神秘,卻有著無限可能性,或許其帶來的并不僅僅是收藏方式的改變,更是市場規則的改變。
隨著香港巴塞爾開始發售展會門票,疫情走勢再度成為焦點。近日,伊斯坦布爾雙年展宣布推遲至2022年,原定于5月舉辦的香港“國際古玩展”宣布延期。盡管外地抵港政策漸漸放寬,但一切還有待疫情進一步明朗。
01
ART021今年9月深圳開展
5月7日,ART021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團隊將于9月在深圳開設新博覽會。周大為認為:“從城市結構、政府支持力度、經濟發展、當地人口消費力等角度出發,深圳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希望帶好作品去刺激當地文化內容的提升。”
2019年JINGART藝覽北京現場
早在今年年初,便傳出ART021有意落子深圳的消息。成立于2013年的ART021,現如今已經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辦藝博會,6月10日至13日,第三屆JINGART藝覽北京攜43家畫廊回歸北京展覽館。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氣質,藝博會自然也要符合城市氣息。對于深圳藝博會,周大為強調要重視“生活化”。“創業的人都很實在,展商帶好作品去,讓客人安安心心地購買才是核心。當地藝術產業的繁榮是群體共同追求的結果,但總要有股力量去整合。”
深圳蛇口區的對面便是香港
近兩年,深圳當代藝術生態突然出現跨越式發展,有消息透露,已開和即將開業的畫廊已經達到10家。在這些畫廊中,不約而同地呈現一個特點,年輕的畫廊主們帶來更多有趣的經營思路,這似乎也是深圳這個年輕且富有的城市的一大特色。
02
誠軒春拍現當代板塊推陳出新
5月7日,北京誠軒拍賣宣布,2021春拍將于5月14日在北京昆侖飯店拉開帷幕,推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四個項目,共計6個專場。其中,現當代藝術在2021年強勢回歸,也為拍賣帶來一股新風。
上:周春芽《裸女》 估價:40萬至50萬
下:泰祥洲《賞石》 估價:12萬至15萬
上:王天德《山水衣》 估價:2.5萬至3.2萬
下:王川《心海之六2006》 估價:22萬至30萬
現當代藝術專場以精銳為主線甄選拍品,數量略有縮減。既有70后藝術家逐漸成為當代藝術市場的中堅力量,也有20世紀重要藝術家的作品。20世紀留法藝術家作為近些年的熱點,此次甄選了方君璧、賀慕群和唐蘊玉的作品,均來源清晰,且有權威出版。其中,方君璧共四幅畫作,其中《雪景》繪于1962年,大雪覆蓋樹群,意境爛漫充滿生機;賀慕群1968年創作的《小孩》是其著名的《玩具系列》作品之一,畫面由單純濃重的色塊構成,用筆樸拙,簡約中流露出畫家的內心獨白。
上:關良《山區風景》 估價:60萬至75萬
下:蘇天賜《秋詩初雨》 估價:75萬至95萬
在現當代板塊的征集上,誠軒拍賣總經理高虹特別梳理了兩條線索,既要來源清晰,同時在圖錄中要突顯作品與生活的關聯。例如,關良的《山區風景》尺幅雖小,但畫家通過空間結構、色彩的運用,賦予畫面一種獨特的韻律,頗有臥游溪山之情趣。此件作品2011年曾在誠軒春拍拍出。
03
博物館日主會場定在首博
5月8日,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主會場活動將于5月17日至18日在首都博物館舉行。今年博物館日活動聚焦“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主題,共同探討在世界范圍內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館面向未來應如何應對多重挑戰,及時調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積極探索博物館發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今年活動將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方式,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貴州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鄭州博物館等將在5月18日前后推出新展覽,江蘇、云南、黑龍江、廣西等地多家博物館將在5月18日當天提供免費講解等服務。
04
五月打卡廈門澳頭大型公共藝術展
五一黃金周期間,廈門澳頭迎來大型公共藝術展“大潮起·萬物興”。展覽以澳頭海洋文化為展覽脈絡,以藝術帶動產業發展為目標,為更多優秀雕塑家和雕塑企業引鳳筑巢,共同參與到澳頭雕塑產業建設。據了解,展覽持續至6月25日。
左:陳文令《平衡之巔》
右:張偉《蒼》
高孝午《再生-鯉魚》
展覽以大型雕塑作品為串聯,走入澳頭各個標志性建筑,將澳頭在上個“十三五”期間的變化面貌一一呈現。此次公共藝術展陣容強大,著名建筑與藝術史學者王明賢作為學術主持,時代空間創始人阿福擔綱策劃,邀請(排名不分先后)呂品昌、張偉、董書兵、景育民、陳文令、馬天羽、劉永剛、高孝午、田禾、柳青、景曉雷、程一峰、謝遠清、王大朋等雕塑藝術家助力展覽。
05
達·芬奇7厘米素描進入拍場
5月9日,佳士得宣布,達·芬奇創作的《熊的頭部》將于佳士得倫敦7月8日“尊尚珍品”現場拍賣中上拍,拍賣估價為800萬至1200萬英鎊。
達·芬奇《熊的頭部》 7×7cm
這件作品只有7厘米大小,在淺粉米色的紙本上用銀尖筆繪制完成,這是達·芬奇早年在佛羅倫薩創作時的典型手法。目前僅有8幅已知為達·芬奇所作的素描作品,其中包括此作在內僅有2到3幅有望出現在市場拍賣。
06
富藝斯接受班克斯作品虛擬貨幣付款
班克斯《笑在當下 層板A》 2002
5月7日,富藝斯拍賣行宣布,將在與保利聯合舉辦的“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香港晚間拍賣中,呈現藝術家班克斯的作品《笑在當下 層板A》,并接受買家以比特幣或以太幣付款。該作品估價在2200萬至 3200萬港元。由此,富藝斯成為首家在亞洲接受虛擬貨幣為實體藝術品付款的大型拍賣行。
07
日本改稅法力爭亞洲藝術中心
5月4日,據《日經亞洲》報道,日本為了鼓勵畫廊和博覽會在該國發展已經改進了稅法,并正在尋求其他途徑提高其在全球藝術市場的競爭力。在香港受到影響之后,日本有意成為新的亞洲藝術中心。
日本曾在20世紀80年代末成為藝術市場的新興力量,但現在只占全球藝術市場的4%,而中國則占20%,這主要歸功于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銷售。
今年2月,由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領導的東京官員們采取行動,允許畫廊、拍賣行和藝術博覽會通過該國的自由貿易港區運輸供銷售或展示的藝術品,為他們節省了數百萬美元的關稅和稅款。這意味著,未來對于西方畫廊將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08
特納獎公布入圍名單,
5月7日,特納獎公布2021年入圍的五個藝術團體。這是自1984年設立以來,首次全部是藝術團體入圍,去年該獎項因疫情而取消。
“特納獎最大的樂趣之一是它能夠捕捉和反映當下英國當代藝術的情緒。過去一年因疫情封鎖,很少有藝術家能夠公開展出,評委會選擇了5個團體,他們的工作不僅在疫情中繼續,而且因此變得更有意義。”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的泰特美術館館長亞歷克斯·法夸爾森說。
2019年特納獎的四位獲獎者
入圍的5個藝術團體均以社會行動而聞名,包括Array Collective、Black Obsidian Sound System、Cooking Section、Gentle/Radical、Project Art Works。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視覺藝術獎項之一,特納獎也市場曝出驚喜。2019年,特納獎公布四位提名藝術家共同獲獎,這一局面打破了特納獎的規則,這四位提名者此前發出提議,宣稱他們是一個整體,他們的作品反映了“共同性、多樣性與團結性”。
09
英國計劃將藝術教育經費減半
5月5日,據《藝術新聞》報道,英國政府計劃在2021-22學年將高等教育機構的藝術教育經費削減50%,英國藝術界對此做法表示不滿。政府的削減計劃是基于學生事務辦公室對藝術的評估,認為藝術學科“高成本”,優先級低于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科目,而后者更具有“高價值”。
不被政府視為“戰略”重點的科目包括舞蹈、戲劇、表演藝術、媒體研究、藝術和設計、考古學。英國在脫歐后已經面臨“兩年藝術停滯期”,此次經費減少可能對英國的藝術界及其在全球藝術界的地位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學生事務辦公室表示,在做出決定之前將考慮大學和學生的反應。
10
葛輝、宋琨、徐震?三人群展
5月8日,群展“藝術是種生物”在沒頂畫廊開幕,本次展覽是葛輝、宋琨和徐震?的三人群展,也是沒頂畫廊在博華廣場空間的最后一場展覽。展覽圍繞形象的創造及其演化過程中的內在邏輯和驅動力展開——葛輝、宋琨和徐震?從各自的經驗和不同的角度出發,讓形象在敘事中生長或從形態上演變,并由此延伸至關于媒介及藝術語言的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