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鏈nft數藏報道(shiliannft.com),國內數字藏品與NFT有何區別?國內數字藏品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挑戰?數字藏品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為特定作品生成不可篡改的、唯一的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藏品是繞不開NFT(非同質化通證/代幣)的。
國內數字藏品與NFT有何區別?
所謂NFT,是一種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不可復制、篡改、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它是區塊鏈數位賬本上的數據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碼資料,一般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成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資產或實物資產的數字所有權證書”。
也就是說,NFT同樣基于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產品的流轉信息也能被記錄。
目前國內發行的數字藏品,技術原理與NFT基本一致,但在具體的創作機制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別。
海外發行的NFT可以進行買賣和交易,而國內的數字藏品主要由平臺方邀請藝術家或者相關機構進行創作,暫時還未開放個人的創作權限,同時在二次交易上也有較為嚴格的限制,大部分數字藏品只能在平臺內進行轉贈,沒有完全開放二次交易的權限。
簡言之,數字藏品多強調收藏鑒賞屬性,而弱化其流通屬性。正是這些設計,導致不少人感嘆,“千辛萬苦搶到數字藏品后只能發一次朋友圈”。之所以有這么多限制,主要是為了規避監管風險。
海外市場的NFT多是基于以太坊等公鏈發行確權,與虛擬貨幣直接或間接掛鉤,而我國監管部門一直嚴令禁止虛擬貨幣交易炒作,在這一背景下,各大數字藏品平臺就主推數字藏品概念,以符合市場監管合規的要求。
當然,有一點還值得強調一下。雖然在技術上數字藏品和NFT并無二致,但NFT應用的領域并不僅限于數字藝術領域。
國內數字藏品產業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合規挑戰
若直接沿用現有的監管手段和治理框架,并不能完全適應我國數字藏品產業的發展需求。目前,數字藏品可能面臨著作品所有權、著作權、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營銷詐騙、金融炒作和反洗錢、從業資質等方面帶來的合規性挑戰。
技術挑戰
數字藏品作為區塊鏈技術的一項新型應用,還面臨著技術性風險和挑戰,包括智能合約漏洞、中心化儲存、外掛攻擊、腳本惡意攻擊、惡意調用端口等問題,以及可能利用不同鏈間的“孤島效應”,實現同一IP的重復鑄造。
業務挑戰
從產品和服務角度看,現有的數字藏品處于發展初期,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面向同一用戶在不同平臺購買數字藏品的情況,尚未形成以需求為導向,提供跨鏈管理、便捷易用、安全穩定的產品和服務形態。
生態挑戰
數字藏品產業生態尚不健全,如何打通產業資源、構建信息互聯互通,建立合理的準入機制、定價機制和交易機制,推動形成完備的聯合監管手段和治理機制,從而數字藏品向高階生態演進和高質量發展,是整個產業未來共同努力的方向。
總的來說,以上內容詳細的介紹了國內數字藏品與NFT關系,以及國內數字藏品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相信大家看后會有所了解。總之我國數字藏品產業發展可能面臨監管合規、關鍵技術、業務模式和產業生態等方面帶來的四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