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這個點燃了數字藝術市場熱潮的概念,現如今所波及的范圍已不再局限于區塊鏈領域。推特創始人首席執行官Jack Dorsey,全球首富馬斯克都是它的支持者,傳統科技領域大佬的“代言”,很快讓原本小眾的數字藝術品市場成功出圈。
3月22日,Jack Dorsey將他的第一條推特映射為NFT代幣進行拍賣,并最終以29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馬斯克則把一首關于NFT的歌曲映射作為NFT代幣來出售,引發全球
所謂的NFT代幣到底是什么?這個領域又有哪些魅力,能讓傳統科技圈也為之一振?NFT生態目前面臨著哪些發展問題?未來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下面火幣研習社將用直白的描述,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NFT類資產。
起源 | NFT從何而來
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意為“非同質化代幣“,區別于ERC-20代幣,它是不可拆分的,從代碼層面便保證了它每一枚的獨一無二。因此,NFT能夠在區塊鏈上以獨特的方式表示實物資產及其所有權。
你也可以這樣理解: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雪花,因此你可以用一片雪花來代表現實世界中某個獨一無二的東西,但顯著的區別在于,雪花無法在鏈上進行無法流通,所以也沒人會用雪花來炒作,盡管它從特征上足夠稀缺。
舉個例子,在區塊鏈游戲加密貓CryptoKitties中,每一只虛擬貓咪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被復制。這里的虛擬貓咪本質上就是NFT類代幣/資產。跟現實中活生生的貓咪一樣,鏈上的貓咪也不能夠被分割,當然,如果真要深究,這只稀缺的NFT貓咪本質上就是一行代碼,好比魔獸世界里一把絕無僅有的裝備(假設有)。
NFT這個概念并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公開資料顯示,第一個發行的NFT類資產可追溯至2017年。
2017年,“CryptoKitties加密貓”是首個獲得大規模
2018年,NFT生態逐漸壯大。出現SuperRare、OpenSea、Rarible、Nifty Gateway 等平臺,用戶可以在鏈上進行NFT資產的創建與交易。(所有人都可以公開發行NFT資產)。
2019年, F1、Nike 等品牌開始介入這個市場。
2020年,經過3年的發展,NFT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
2021年,馬斯克,Jack Dorsey等傳統科技圈大佬入場,NFT正式迎來高光時刻。
從上面的時間線可以看到,NFT從誕生到火熱經歷了4年多的沉淀,其發展時間線有點類似于DeFi分布式金融的軌跡,事實上,NFT生態也可以視作分布式鏈上金融的一個小分支,這里不作過多延展。
值得注意的是,NFT代幣與其他主流數字資產也是不同的,譬如比特幣,以太坊都是同質化資產,即一個比特幣跟另外一個比特幣并無區別,而且它可以被分割,但NFT資產不行。別問為什么不行,發行代碼決定的,感興趣的筒子可自行谷歌【Erc-721】。
現狀 | 突然爆發的淘金熱潮
憑借不可分割、獨一無二的特點,NFT天然擁有了可以炒作的空間,終于在2021年迎來爆發。據Dapp Radar 3月的行業報告顯示,NFT市場交易量已超3.4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其中NBA TopShot占據最大份額,交易量超過2.25億美元。
除了馬斯克這類科技大佬進場,NFT淘金熱潮下的一個典型代表是,數字藝術家 Beeple的一場藝術品拍賣。
3月,英國拍賣行佳士得宣布,著名加密藝術家Beeple創作的NFT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最終由MetaKovan以約6930萬美元成功競拍。這一賣,不僅賣出了4.51億人民幣元的炸裂價格,還賣出了完全顛覆傳統收藏市場的理念,給整個藝術界、另類資產投資市場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張圖的“真品”價值6930萬美元。
此外,由NBA官方與CryptoKitties創始團隊Dapper Labs合作推出的收集游戲 “NBA Top Shot”,則是當下NFT生態的另一位頭部玩家。
1月份,洛杉磯湖人隊球星 Le Bron James 的一張經典扣籃鏡頭被做成了數字收藏卡,首先以 7.1萬美元價格售出,然后兩個月后的2月23日,這個“虛擬的數字卡片”更是破記錄地賣出了20.8萬美元的高價。
據 Cryptoslam 數據顯示,當前NBA Top Shot累計有14萬名買家,25萬名持有者(數據僅供參考),且已達成了226萬筆交易,總銷售額達到3.6億美元。
通過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到,NFT卡片不外乎就是一張圖、一幅畫、或者一段視頻,任誰都可以仿造復制,就好比每個人都能看到Beeple 6930萬美元的照片長啥樣。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一幅梵高名作人人都可能仿作,但正品跟山寨之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這里說的區別不是肉眼上的區別,而是借助于區塊鏈技術及NFT獨特的發行機制,我們可以很輕松地在鏈上進行溯源與區分。
鏈上虛擬物外,NFT如今也錨定上了現實世界中物品,并作為一種數字憑證存于鏈上,當然當下最廣泛的應用還是數字藝術、虛擬游戲道具等領域。
挑戰 | 造假與泡沫化
好比游戲中的虛擬道具需要一個發行方與運行的服務器,NFT資產在分布式網絡上也同樣需要一個發行方和承建載體。
目前,以太坊網絡Ethereum和新興的Flow是NFT生態里被重點
造假之余,假限量、增發、冒牌、跑路等在DeFi世界里出現過的道德風險,同樣擺在NFT每個收藏玩家面前。在 OpenSea平臺上,盡管有預先審核、后續舉報等措施,但仿冒者仍屢禁不止。火幣研習社提醒所有NFT玩家,入場前請仔細確認好發行方賬號及NFT記錄,降低踩雷風險。
過去幾個月 ,NFT的暴漲趨勢吸引了越來越多基金,其中包括不少藝術家,名人和知名品牌,泡沫似乎也隨之而來。上周,NFT拍賣最大贏家Beeple便公開聲稱,NFT藝術“絕對”處在泡沫中。
Beeple說:“說實話,我絕對認為這是一個泡沫。我想到互聯網開始時的類似情況。那時有一個泡沫,而且泡沫破裂了。但它并沒有消滅互聯網。因此,這項技術本身已經足夠強大,我認為它將比這(互聯網泡沫)更持久”。
這位來自南卡羅來納數字藝術家,將拍賣所得以太坊(約5500萬美元)全部變現后,終于向媒體說出了自己對NFT生態的擔憂——“我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加密主義者。我早在做這些事情之前就從事數字藝術創作,如果明天所有這些NFT東西都消失了,我仍然會從事數字藝術創作。”
拋開價格泡沫,NFT資產的估值和流動性和藝術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藝術品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尤其是類似于NFT這種具有獨一無二特性,如何進行準確估值是擺在市場面前的難題。
展望 | NFT市場前景
客觀地說,目前NFT的應用領域還較為單一,集中在游戲、加密藝術品、卡牌類收藏品這些小眾的圈子中,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的應用落地,因此其真實的市場價值仍有待進行深一步挖掘。
那么未來NFT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火幣研習社認為,未來NFT的大規模應有極有可能率先出現在游戲領域。首先,游戲行業很久以前就開始將數字資產的概念規范化了。許多游戲商都是通過出售虛擬的游戲道具來賺錢的,而基于NFT概念和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游戲道具,還有機會實現跨平臺地進行游戲道具的轉移,大大提高玩家們交互和游戲體驗。
此外,有了Beeple拍賣的前車之鑒,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NFT技術也可以應用到藝術領域。通過NFT,音樂家可以直接向粉絲銷售音樂,視覺藝術家也可以直接出售數字原創作品。跨越互聯網的一代人可能很難接受純數字化的物品,但接受了數字支付而不是實物現金的年輕一代或許更愿意擺脫實體所有權的約束。
畢竟作為Token的一個子類型,Token可以做的,NFT同樣能做。全球可交換、交易,加上逐漸完善的市場創建和激勵,理論上可以做到萬物皆可 NFT,刺激更多創新的場景出現。
整體而言,NFT的出現可能會改變藝術、音樂、游戲和收藏品的交易方式,但在那之前,它可能要先經歷瘋狂的繁榮與蕭條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