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T FINTECH
數字藏品交易的狂熱仍在持續進行中。從5月17日暴跌上熱搜,到5月18日熱門藏品幾乎全線暴漲,更有數字藏品單日漲幅接近100%,再到5月19日,發售價99元的數字藏品賣出了27499元高價,漲幅達到27676.77%……短短數天內,iBox平臺數字藏品的瘋狂走勢引起關注。
而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賺快錢、炒作是參與數字藏品交易的主要目的,數字藏品“金融化”的風險正在暗流涌動。提供服務的iBox平臺,主創團隊曾主導虛擬貨幣ICO項目、大量學生用戶參與交易遇虧損、被指侵權張國榮等問題接連出現,在不斷的質疑與辟謠聲中,iBox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01有藏品漲超27600%用戶直言“賺快錢”
相較于瘋狂的“幣圈”,數字藏品也不遑多讓。5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第三方數字藏品交易數據查詢平臺查詢發現,近期iBox平臺發布的數字藏品來回暴漲暴跌,走勢驚人。
5月17日,iBox因數字藏品暴跌登上微博熱搜榜,例如“iBox賽博貓狗系列”跌幅達到38.21%。5月18日,iBox平臺發布的“iBox賽博貓狗系列”“功夫貓”“大鬧天宮系列”等多款數字藏品迎來暴漲,漲幅多集中在30%至80%,一款名為“何B仔卡住了”的數字藏品,單日漲幅達到了96.54%,報價為56777元。
iBox藏品5月18日走勢
圖片來源:nft實盤公眾號
5月19日,iBox平臺大部分藏品交易“降溫”,但熱門藏品依舊處于上漲狀態。其中,“iBox賽博貓狗系列”單日漲幅達到15.61%,報2000元,而其初始發售價為188元;發售價99元的“大話西游”藏品,售價高達27499元,漲幅達到27676.77%。
圖片來源:nft實盤公眾號
5月19日,iBox平臺“大話西游”藏品交易走勢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數字藏品的交易模式,是首先由平臺披露發行價格和流通數量,用戶完成購買后,再根據市場行情對其自主定價,并通過平臺寄售完成轉讓交易,賺取差價,平臺則從中賺取手續費。
從數十元暴漲至數萬元,漲幅動輒達到數百倍甚至千倍,這也讓不少用戶選擇“賭一把”。5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個iBox藏品交流群中注意到,不少用戶分享了自己的收益情況和交易經驗,“快進快出,別貪多”“能承受多大損失就能賺多少錢”。而在談及相關藏品的實際價值時,有用戶直言“就是炒作,不用糾結什么藝術”“就看最后誰接盤,資金盤罷了”。
圖片來源:iBox平臺用戶交流群
由此來看,作為NFT本土化的產物,數字藏品交易儼然成為了部分投機用戶參與炒作獲利的渠道之一。而按照監管要求,要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從嚴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風險。
針對平臺方如何看待所售數字藏品價格劇烈波動、如何對其金融化證券化傾向進行調控遏制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向iBox方面進行了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在博通分析資深分析師王蓬博看來,數字藏品暴漲暴跌之下,受到侵害的只會是普通投資人,這也使得數字藏品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只有始終秉持著保護投資人、良性投資的態度,數字藏品才能長久發展。當前,數字藏品交易仍處于灰色地帶,其價值具備不確定性,容易淪為炒作、投機的渠道。
02設置“寄售”板塊變相設立交易場所?
正是為了規避NFT金融化容易觸發的金融風險,與海外NFT交易使用公有鏈、虛擬貨幣交易有所不同,國內數字藏品平臺均強調使用聯盟鏈、法幣交易。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自帶二級交易市場的國內數字藏品交易平臺,也很難擺脫這一尷尬局面。
5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對比多家自帶二級交易市場的數字藏品平臺發現,iBox數字藏品的交易價格整體高于其他平臺,平臺“寄售”板塊價格波動幅度更大,相較初始發行價格存在較大差異。
例如,“大話西游”系列四項細分產品,初始發售價為99元,分別限量3000份,一經發售便被搶空,而這一數字藏品的寄售價格最高一度接近10萬元。當前,“大話西游之金甲圣衣”在iBox平臺寄售市場的售價大多在3萬元至7萬元間。
從iBox App展示的信息來看,平臺首發產品基本均處于售罄狀態。在“寄售”板塊,北京商報記者選擇了一款售價1310元的“iBox賽博生肖系列-兔”。在完成付款前,頁面會首先提示“同意平臺代為創建錢包地址”并確認綁定,該錢包地址用于接收所購數字藏品。隨后,用戶需要開通“錢包支付”功能進行付款操作,“錢包支付”還將按月收取10元管理費。
圖片來源:iBox App
經過進一步綁定銀行卡、付款等操作后,該款“iBox賽博生肖系列-兔”到達北京商報記者錢包賬戶。付款信息頁面提示收款方為“易寶支付”。此外,查看數字藏品相關信息時,頁面出現“立即寄售”信息,可自行設置售價。
而在轉售完成后,iBox平臺將按照實際成交價格收取4.5%的綜合服務費。從iBox平臺公布的信息來看,綜合服務費此前為4.75%,自5月18日下調了0.25%。
在談及iBox等平臺設置“寄售”板塊并收取傭金這一問題時,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認為,平臺提供二級市場就是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根據目前國內的政策,NFT是不允許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如果平臺對數字收藏品進行定價、為炒作提供渠道,那么就是認可NFT的金融屬性,容易出現炒作行為,也與監管要求相違背。
根據平臺展示的協議信息,iBox的錢包功能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易寶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寶支付”)提供服務。自5月初以來,因為系統卡頓、提現到賬延遲等問題,iBox遭到用戶大量投訴。iBox官網也數次發布來自于易寶支付的聲明稱,易寶支付為平臺用戶提供錢包支付和其他服務,可確保錢包余額提現次日到賬,未發生過限制用戶提現的情況。
但對于為何會出現用戶反饋的提現延遲等問題,相關平臺均未做出進一步說明。對于數字藏品平臺與支付機構的這一合作模式,李亞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為交易平臺提供支付通道前,應對交易平臺主體進行審核,對其主營業務、營業資質等進行進一步核查。對待數字藏品交易,支付機構更應該嚴格把關和風險監測。
對于iBox與易寶支付的合作模式及結算周期、易寶支付如何把控數字藏品平臺可能存在的金融化炒作風險、在用戶權益保護方面有哪些預備措施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分別向兩家機構進行了求證。其中,易寶支付僅回應稱,易寶支付在為iBox平臺提供支付交易服務中,嚴格審查業務,建立單獨風控流程與評審機制,確保業務合法合規。
03兼具商品、金融產品雙重屬性數字藏品監管任重道遠
公開信息顯示,iBox平臺運營方為海南鏈盒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2021年5月20日,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威,最終受益人為宣松濤。成立時間不足一年,iBox已經多次遭到質疑,先后陷入到創始團隊關聯虛擬貨幣ICO項目、大量學生用戶虧損、侵權張國榮、拉新活動虛假宣傳等消息中,iBox也遭到用戶戲稱“熟悉的配方,不一樣的韭菜”。
針對市場近期消息的解決情況和如何解決后續可能出現的合規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向iBox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2021年,NFT在海外爆火,也在我國市場逐漸升溫,并進一步衍生為“數字藏品”開始交易。對于數字藏品交易平臺設立以及其交易模式,國內尚未有明確的準入限制。自2021年以來,包括iBox在內,市場上也涌現了超300家數字藏品平臺。
從最初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到遭到封禁后逐漸轉戰官網、App,倉促之中,不少平臺也因為交易卡頓故障的相關問題為用戶所詬病,加劇了用戶的不信任。北京商報記者在使用過程中也注意到,iBox App多次出現網絡錯誤的情況。5月19日,iBox也進行了新一輪的系統維護。
對比各種輿論、用戶體驗等消息,最不容忽視的,實際上還是數字藏品金融化的風險。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聯合發文,明確提出“六不”事項,包括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等。
對于如何衡量相關數字藏品是否具備金融屬性,北京商報記者從一名資深律師處了解到,普通商品金融化一方面在于其本身的價格不再由供需關系或其本身價值所決定,另一方面則在于商品本身不再被看中,購買商品是為了其保值、增值等功能,最終為了轉售其所有權而獲利。而NFT產品具備金融化的潛質,尤其需要警惕。
王蓬博同樣指出,數字藏品實際上是兼具商品和金融產品的屬性,存在被炒作的可能性。
李亞則進一步強調,數字收藏品在可以交易的情況下,基于其稀缺性、可儲存性、流通性,其本身是一件金融屬性很強的商品。但國內的數字收藏品本身作為收藏品也需要保值增值,目前政策層面針對數字藏品本身的監管體系仍不健全,規范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李亞認為,對數字藏品這一領域進行監管,首先需要對其屬性進行定性,并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同時對這一領域的平臺資質、規則也需要進行嚴格把控。
文 / 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