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世鏈nft數藏報道(shiliannft.com),數字藏品為什么能當成文創產品?數字藏品存在哪些監管風險?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
數字藏品正在成為文博行業探索的新業態。現階段,文物數字藏品更接近于數字化的文創產品,本質上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文創產品。它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促進文化傳播。文物借助數字藏品“走出”博物館,通過線上平臺的展示與售賣,縮短了文物與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之間的距離感,更大地激發了他們對于文物及其相關歷史文化的興趣。
二是培育新業態。創意借助文物數字藏品再次隆重進入文博領域,創意使文物煥發出新的生機,文物使創意展現出新的動能,二者有機融合,被社會聚焦、網絡透視、行業認可,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升級,催生了文化產業的新思路、新業態。
三是催生新消費。文物數字藏品作為新生事物,將文博行業引進互聯網經濟中,激發了文物愛好者、網民等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和購買欲望,同時又通過“創意激發”帶動文博行業實體經濟發展,構建文博領域消費新模式。
作為一種文創新形態,數字藏品把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以更年輕化的體驗方式傳遞出來,有利于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但與此同時,尚處于早期探索階段的文物數字藏品也存在不少監管問題與經營風險。
一是缺乏國家層面嚴格監管。目前,文物數字藏品市場尚處于政策和監管的“混沌期”。
二是缺乏市場規范。聯盟鏈與交易平臺基于自身數字網絡技術,各自為政,無法跨鏈流通且目前禁止二次交易,用戶購買文物數字藏品后沒有應用場景,缺乏流通性和永續性,導致無法通過市場自發調節數字藏品的定價體系。
三是缺乏行業標準。數字藏品市場缺乏統一公信的認證標準、發行體系、定價標準、價格調節機制,交易平臺良莠不齊,導致價值不等、價格不一,給市場帶來了混亂,也無法完全預防市場泡沫的產生。
四是缺乏質量保證。目前,數字藏品深挖內容不夠,創意設計水平較低,市場中缺乏優質、特色、豐富的數字藏品,無法滿足數字藏品愛好者的需求。
五是缺乏安全保障。隨著國內大型電商平臺搶灘試水,暴露出多方齊頭并進、資本集中壟斷、平臺惡意競爭、市場盲目炒作等多方面問題,也可能出現由于平臺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的數字藏品滅失問題,同時也存在耗能所導致的碳排放問題。
總的來說,數字藏品作為一種新型數字產品,文化始終是其不變的精神內核,虛有其表空泛的形式最終會讓大眾厭倦,挖掘并賦予數字藏品獨特的內涵和價值,將主流價值觀念與文物融為一體,盤活文化藝術形態,才能讓其擁有不滅的文化內涵光芒,如此才是大眾喜聞樂見的。